第二十二章明挖墙脚(2/3)

然成熟,特别是炖的技艺每一个大厨都能熟练地掌握,特别是炖出来的各种羹,那是后世断了传承的美味。

而真正能体现厨艺标准的技法是炒,炒对于火候的要求极为严格,所以富贵儿鲁菜厨师底子,做出来的炒菜才能如此地惊艳。

有了富国儿的加入,御膳楼的菜品算是有了一个彻底的变化,没出几日便在汴梁城内传播开来,每日前来一探真伪的宾客络绎不绝,那桌子一天都要翻两三次。

大师傅们虽然劳作加倍,那薪资也是水涨船高,兜里的银子多了,累点苦点都算的上什么,富贵儿虽不告诉大家那味精的制作之法,但给每一个掌勺的大厨都配了一个装海肠粉的布袋,海肠粉里重新加了点调味品,这样不管多么厉害厨子都品不出这东西的成分。

白天在后厨传授烹饪技法,晚上培训洗脚的大嫂们,虽招来的都是生过孩子的少妇,但这个年代结婚生子都早,说是妇人也不过都是二十出头,正是人一生中最灿烂的年纪,妇人们穿着统一的布衣布裙,头顶蓝色碎花头巾,腰围头巾同样布料的短小围裙,手端木棚,站成一列接受检阅,别说会不会脚底按摩,就看这阵势也让人眼前一亮。

每天的洗脚培训是富贵儿一天中最为舒坦的时光,安逸地躺在洗脚床上,接受着妇人们排着队的按脚,富贵儿闭着眼睛心中暗想,“帝王生活也不过如此,不对,我这可比帝王舒坦多了,那帝王心系天下,今日北方大旱,明日南方被淹,后日哪个邻国又侵了边界,这样的日子想想都累……”

富贵儿本是懒散的性子,不管前世今生总怀着游戏人生的心态,安心传授技艺月余,等后厨的大师傅们每人都能熟练掌握十几道炒菜,自己便没了安心后厨的心思,每日里象征性地去检查一番,便跑到前面的大厅,找个避人的角落里坐着,听那些散席的客人们讲各种的民间传闻。

跟富贵儿有同样爱好的便是邵莹,也不知从哪里弄来一套跑趟小二的装束穿着,每日里在一楼大厅窜来窜去,看似在帮忙照顾客人,哪里有了精彩的故事,立刻便凑了上去,不听得故事讲完绝对不待离开的。

最吸引邵莹的是二楼拐角那一对每日必来的老者,这两人一胖一瘦一高一矮,胖老者身着华服满脸的油腻说话之乎者也的,一看便是心有诗书的大儒,瘦老者身着布衣眼神犀利道风仙骨,刚毅脸上步满皱纹,似乎每一道褶皱里都藏着故事。

两位老者每日同来同往,同坐一桌却各吃各的饭菜,各付各的银子,对吃食的要求两人也大有不同,布衣老者每日只吃同样的两道菜,但这两道菜必须是富贵儿亲自掌勺,华服老者每顿四菜一汤,却全然不顾是那个厨师所做。

两人来的时间,所占座位也与别人不同,二楼东头有块空出来的地方,地方不大只能放一张小桌两张凳子。起先富贵儿并不知道这个地方用意,时间长了才发现,这个地方临窗,打开窗户便迎着街道。二楼多为包厢雅间,那些宴请宾客的主家大多会提前过来做一番安排,等安顿好了,便会站在这里观望,见所宴请的宾客到了,便会赶紧地下楼迎客。

两位老者每日都错过最热闹的饭点才来,来了便直接上楼占了那个空位,不管天气如何吃喝之余总会打开窗户,一边海阔天空地聊着,一边观望着窗外路上熙熙攘攘的流动人群。

两位老人言谈之中便可听出,两人行走江湖多年,对各地的风土人情都有涉猎,这些异乡的别样趣味正合了邵莹的心意,每日里待一楼的客人散尽,邵莹便会摆个小凳子安静地坐在两位老者身边,一边端茶递水地做着茶博士的营生,一边静听两位老者闲聊。

人怕出名猪怕壮,御膳楼的饭餐提升了档次,在京都出了名气,这富贵儿的名气在京都的餐饮圈里也出了名,每日都有带着礼金礼物登门要求拜师学艺的人,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彪憨人生】最新更新章节〖第二十二章明挖墙脚〗地址https://wap.275b.com/268_268970/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