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八章 种恶因(2/5)

)。当时以便,然国立长久后,钱不足而贵,民间又熔铜钱为器,或者重新铸钱,铜质差又轻(三克)。父皇在乾封二年时,铸乾封泉宝,略重(四点八克质也好,下诏以一当十回收旧钱,想让钱贵,民间不会熔铜,逾年旧钱多废,然明年商贾不通,米帛踊贵,复行开元通宝,天下铸钱,公不分,现在民间ji易几乎近半是民间劣质钱。”

从这也看出,从父亲到各个官员对市场经济规律不懂。

当然,是到了唐朝好几年,不然李威也不知道。

又说道:“之所以有这么多纷争,不是律法不严,而是钱不足导致的。儿臣有一个不成熟的想法,朝廷也曾铸过少量,有金、银、鎏金的开元通宝,因为金银贵,所以作为赏赐,而不是流通货币。是不是可以用银一两化十,铸一些钱币,当作八十文使用?”

一两银子大约相当于一缗钱,因为钱多,一缗钱也变得一是钱不足,二是公钱等重不一,于是有时一缗钱全是公家铸造的钱,只是八百。银子不能直接使用,到僦柜里兑换,商家又扣纳兑费,因此只说八十文,而不是一百文。

还有一个办法,发行ji子。但官员对经济不懂,发行ji子必须有足够的金属货币储存,而且要视财定量,现在发行ji子,无疑是三岁儿童手拿着一个点燃导火索的炸包在玩耍,很是危险的。此议李威提都没有提。其实李威想法,是增加流通货币的数量,而且航海,又能为唐朝赚取足够金银,特别是大食南海这些国家,喜用金银做货币,这样两相也便于ji通,又能从外国带来足够多的金银。要么将天下所有道宫与佛寺里的铜像全部打倒,重新铸铜币,马上就有了足够的铜币。但就是李威登上皇位,也不敢这样玩。

武则天沉思一会儿,摇了摇头,道:“你想法不错。然而铜币些许差异,都有刁民不顾杀头危险,化为器物,或重化为钱。一旦铸成银币,更是贵重。到时候会有更多的刁民重化银币掺假,铸币。金银百姓见识又少,难以辨别。用意虽美,只怕会引起更大的纷争。现在金银重,却由僦柜伙计辨别,才不会此法不妥。”

这一说,李威再次茫然起来。钱少皆知,甚至因为钱少曾下诏,大型ji易,需一半用布帛代替。应当还有办法解决的,又一时想不起。想了一会儿,终于放弃了,道:“母后,儿臣还有一个请求。”

则天态度一直很温和。算起来,这几年领了儿子不少的情,至于她会不会将人情当作一回事,只有她自己清楚了。

“儿臣想去一下三

“去就是,那本来就是你管辖的职责。”

“不是,儿臣还想带几位弟妹,以及妻妾一道过去看看。毕竟生长在皇宫,不知民间疾苦,让他们看看黎民百姓的生活。二是几位弟弟也大,将来有可能会替朝廷主持一些事务,大家可以想互学习。”

有一点李威可以确认,对百姓母亲未必谈得上多关心,史书后来替武则天翻案,言过其实了,但对百姓也没有多恶。

“你这是借口……对他们也太骄纵了,不大好……但去就去吧,路上对他们多加约束管制,不要失去皇家脸面。”

“谢过母后,”为了示亲热感谢,李威伸过来一双胳膊肘儿,武则天立即用手遮住,道:“你是大人了,不是i孩子,这样,不好。”

然而脸上却洋溢着笑容。

李首成在旁边闷哼一声,拉拉手可的,可反对太子动不动搂搂抱抱。

……

当然,只是大人,孩子则留在宫中。

两个弟妹,李贤的王妃房氏,李显的i王妃赵氏,先后向李威施礼。两个i姑娘长相不俗,可举止也能看出,房氏举止大方,彬彬有礼,赵氏却十分傲气。也有傲气的理由,赵氏其父赵瓌乃是官宦世家,其母常乐公主是父亲李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兴唐】最新更新章节〖第二百七十八章 种恶因〗地址https://wap.275b.com/26_26077/2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