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四章 微调(2/5)

斩杀于恒等五人,其他七部首领全部原谅的做法≡己大军气势汹汹而来,当然也没有人知道实际西突厥之乱,他并没有放在心上,目标却是河中◆是不处理,会轻慢,处理得重,各部又产生怨愤 了一个中间的做法,只处理咽面一部′百姓交给参加唐朝平乱各部吞并,以作奖励〔出来的地皮,换取碎叶城四周的空间,迁多无家可归的受灾百姓⌒了百姓,就有了兵源,有了屯田,就有了粮食。而且也是为关中与青海减压。

比起青蝴的政策,是一个小小的微调。但是也不是,就要看各部的反应了。

“陛下,眼下的粮食怎么办?”王方翼问道。

“眼下的粮食很好办,从这里离河中地区不远,我可以下一道制书,从中原调来丝绸、纸张、瓷器、茶叶,甚至部分武器,向河中地区交换。”李威从容答道。

不但是迁移过来的百姓,眼前的几万大军粮食就会产生问题。不可能将粮食从关中运到西域,休要关中,关中本身粮食已经产生了严重问题∴呵余下大批的粮食,可青夯能运出一部分,距离远,运费也高昂之极≠说,关中灾害严重,又要从青海调拨一批粮食支援≮路上李威就想出了这条办法。

比起粮食,瓷器与茶叶、丝绸、纸张,都是贵重物品,不为了交换粮食,平时丝绸之路,也有许多人将它们交西方输出,换取利润♀就用了很低的成本,解决了移民与军队的粮食矛盾。

移民到来,会激发一些新的矛盾,可意义非同小可,有了这支移民,唐朝每年可以得到大量的粮食以及一些兵源¢叶城有一宝,那就是碎叶水。不仅这一宝,还有它的地理位置』旦唐朝在此设有一支强大的驻军,东西夹击,碎叶城东部西域各胡会更安份守己‖时还会策应金山与碎叶城西边地区□至通过金山庭州地区的唐军,配以各个诚服的胡人,若是辽东收服过来,纵然大漠不诚服,也能一东一西一中三面夹击,大漠带来的危害会无限的降低≈可以向南,向河中地区发展♀也是李威垂涎已久的,河中地区不象后世,今天有水势浩大的乌浒河与药杀水,各国盛产粮食,能够做到自给自足,还有各种矿产资源,比如大量的金银矿,为中原提供大量的财富。

碎叶城又可以做一个试点,正好自己军队在这里呆上一到两年的时间,利用军队的震摄,平压各部的反对声音—以后进一步的移民,打下基础。而且与大漠不同,西域各部虽然环境恶化,仍然有许多流域与绿洲,象党项人一样,除了一些纯种突厥部族外,大多数半耕半牧,活动范围不大,也便于管理。

王方翼还没有看到李威的雄心,可前面几点却是能看出来的。

沉吟了一下,答道:“好。”

这样做,事务就多了。阿史那咽面部也属于突厥人种,唐朝突然地做了变动,进行严厉的报复,虽这个暴复仅限于阿史那咽面一部,其他突厥部落会有什么感想?

王方翼不能离开!

还有呢,安排突厥可汗』厥人分十姓,这是吐蕃或者突厥人自己的说法,唐朝只分为左右厢。当时这个设置,仅是为了便于管理。但今天依然有积极的意义,不是壮大,是分化△域有许多部族,突厥人自认为是最高贵的一个群体,事实突厥比其他各部高贵,也得到各部的认可』要有一个雄才大略的人物出现,十姓能重新融为一体。分成了左右厢,是强行将突厥人分割为二,甚至实施得恰当,左右厢能产生矛盾,就象东西突厥一样。减少对唐朝管理带来危害。

不过也有难度,要树立两个可汗,这两个可汗要得到各部认同,还必须要亲唐,不象再象阿史那都支与李遮匐一样了。

甚至李威想到了和亲制度。

他对和亲制度十分不满,为什么一个民族的尊严,要一个女子去维护?象明朝那样多好,不称臣,不纳贡,不和亲,天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兴唐】最新更新章节〖第七十四章 微调〗地址https://wap.275b.com/26_26077/5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