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五零、脱身(2/3)
,他回过神来,厉声道:“停下,停下!”
他一喊,纪春便意识到不对,不但不停,反而催马加速,也顾不得路好路坏,那马就狂奔向前,两个歹人原本挽着马缰绳的,也给纪春两鞭子抽倒在地。但李成却上前一步,一刀砍在马腿上。
虽然拉车的是匹好马,也禁不住这一刀,那马哀鸣一声,失足倒落,幸好马车才刚刚加起速度,倒没有翻,只是撞在马身上,让马再次哀嘶。
但就在这时,纪春面上无怒,却是露出了微笑。
“你要说话不算数?”他问道。
“想来想去,先将生米煮成熟饭,入了洞房再见老丈人比较好。”李成大言不惭地道。
话虽如此,他心里却大为警惕,将刀握得更紧。
“呵呵……晚了!”纪春道。
李成狞笑:“不晚不晚……”
就在这时,却听得一声怒吼,李成回头一望,便见一条大汉,握刀奔来,速度极快,在他身后数十丈处,还有二十余人飞速跟上。
李成心中一凛,既是惊骇,又是庆幸。他心念一转,向着纪春挥刀一舞,纪春却不为所动,这厮侧身往棉田里一跳,撒腿就跑,也不顾那些临时的手下了。
那伙歹人见来人人数更多,原本就吓得惊慌失措,此时看到李成带头逃走,更是魂飞魄散,一个个也跟着逃跑。
片刻间,他们一哄而散,不过逃命的本领倒是十分出众,一个人都没有被逮着。
奔行而来者,正是李宝。
他是周铨亲卫,也颇有人盯着,因此不敢直接靠近京师,而是在半途来接应。方才看到一伙陌生人围住马车,还砍死了拉车的挽马,他心中惊骇欲绝,若周母和师师有失,他可以说犯了大过,因此拼了命赶来。
“主母和小娘子可好?”跑到马车前他问道。
“方才还是好好的。”纪春心里也有些埋怨,说好了早数十里就该来接应的,结果却晚到这么久。
李宝顾不得失礼,直接去掀了帘子,看到周母与师师都在,这才松了口气,下拜道:“大娘,师师,俺来晚了,有罪,有罪!”
“多亏师师行缓兵之策,拖延了片刻。”周母算是松了口气,见他到了,眉开眼笑:“你家大郎呢,他怎么不来接我?”
“大郎尚在海外,遣小人来接。”李宝略一犹豫:“在前方出了点意外,暴雨致河水猛涨,浮桥被冲了,小人多绕了百余里,因此来迟。”
纪春眉头一皱:“浮桥冲了,那岂不是说,咱们也要绕道?”
“恐怕是要绕道。”
“那在路上说话,先赶路要紧,还有,宝儿,究竟是什么原因,大郎要我们离京?”
纪春带他们出京师时,只说京师中有人要害她们,并没有说具体原因。当时情形紧急,周母便未细问,如今见到李宝,她完全放下心来,因此问道。
“皇帝老儿身边人,虽然大郎不惧,但有备无患,先将大娘和小娘子接到身边,就不怕那老儿加害了。”李宝也没有细答。
周母顿时会意,知道事情不宜在外说,她与师师出了马车,将行李背好,但李宝哪里会让她们背行李,结果除了贴身的小衣,其余全被众人代背着,便向前行去。
路上细问得知,他们前方三十里处有条河,因为前些时日暴雨,河水暴溢,河上桥梁被冲垮,李宝绕行了数十里,才找到另一座勉强可行的好桥。
“原来如此……好事多磨,好事多磨。”闻得原因,周母心中突然觉得有些不妥,但口中如此说道。
他们依着李宝所说的路绕道而行,因为大雨泥泞,李宝等人倒是不惧,可是周母和师师却是难以前行,最后还是寻了个村子,将当地土财主家的轿子高价买来,才将周母与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大宋风华】最新更新章节〖三五零、脱身〗地址https://wap.275b.com/26_26553/3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