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4章 讨伐令的正确使用方法(3/4)

武陵军的到来,使得联军对逐鹿领的威胁陡然提升。

重装步卒未曾出手,借出来的攻城器械,已经让逐鹿领付出惨重代价。武陵军一旦投入战斗,凭领地内那点战力,绝对没有办法抵挡他们的进攻,即使战时征兵也很难扛住,新兵没有经历必要的训练,战斗力是很差的。

幸亏赵部出手相助,逐鹿领才转危为安。

但武陵太守曹寅直接赤膊上阵参与进攻,让鱼不智毛骨悚然。

对手不是玩家,也不是流寇,而是一位诸侯!

在那之前的一段时间,由于和赵部关系密切,鱼不智一度很有优越感,自诩“哥有诸侯罩”。讨伐董卓战役,他明知道木角领和复仇者联盟要来犯,仍敢派出包括徐庶、王平和甘宁等强人在内的出击军团,很大程度上就是仗着赵部在后面撑腰,提前和赵部约定,巴郡军潜伏白虎山,暗中保护。

结果人家也请出一位诸侯。

虽说曹寅因为越境出兵被当场抓了现行,现在面临荆益两州联合调查,日子不大好过,但不要忘了,赵部现在的处境也很危险。刘焉要拿下赵部的意志非常强烈,一旦赵部下台或被迫离开,逐鹿领失去靠山,再有诸侯等级的敌军来犯,该如何抵挡?

最让鱼不智警惕的,不是曹寅出兵,而是为什么曹寅会出兵。

逐鹿领和武陵军以往没有接触,自然谈不上有瓜葛,但曹寅来了,带着五千武陵军,推着大量攻城器械,透露出来的敌意非常明显。越境出兵,还是在赵部响应号召声称要去洛阳参加讨伐行动,趁巴郡军离境后再出兵,需要承受比越境出兵更严重的风险,承受的责难甚至足以让他臭名远扬。

在鱼不智看来,稍有理智的诸侯,不应该做出这样的决定。

那时,讨伐董卓胜负未分。

有汉室宗亲、益州牧身份的刘焉,在赵部响应号召后都只能暂且隐忍,不敢冒天下之大不韪,曹寅为何明知不可为而为之?

曹寅出兵逐鹿领的原因,外界颇多传言。

这些说法,各种推断有理有据,细节描述有鼻子有眼。

流传范围最广的说法,是曹寅受董卓指使。

董卓被关东诸侯联名讨伐,声势浩大,心里难免忐忑,重兵防范东面。不料想,西南方向巴郡太守突然跳出来,在董仲颖肥硕的屁股上插了一刀,虽说还在动嘴皮子阶段,刀子没真扎进肉里,董卓内心是崩溃的。

这些诸侯如此不识时务,还让不让人愉快地专权了!

不行,得杀一儆百。

董卓不敢在这时候派兵出来,就只能借刀杀人。

皇帝在他手上,封官赐爵,易如反掌,愿意当刀的大有人在。

关东诸侯抱团,没出兵的诸侯即使想当刀,有能力偷袭一个诸侯老巢,也得考虑能否抵挡住一群诸侯的凶猛反扑,很难说动。

赵部就不同了,远离关东诸侯,益州就一个巴郡起兵,邻近的荆州只有长沙太守孙坚有上阵,荆益地区诸侯势力非常薄弱。再者,刘焉已经大致掌控了益州全境,刘表匹马入荆州后虽然进展也不错,将荆北置于掌控,对荆南地区的控制力却非常薄弱,容易招募到打手。

赵部刚宣布响应号召,拿他开刀,震慑效果更佳!

于是乎,和巴郡接壤的武陵太守曹寅,悍然挥兵西进……

该推论合情合理,却有一个很重要的疑点难以解释。

倘若曹寅受董卓指使,事情败露,巴郡军陈兵边境,两州州牧府联合表露要彻查此事,曹寅日子难过。按理说,这种情况他应该赶紧溜之大吉,尽快离开是非之地,去洛阳找董卓开始新生涯,董卓肯定有给过曹寅承诺。但曹寅一直呆在武陵,没有离开的意思。

有点不合情理。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三国领主时代】最新更新章节〖第524章 讨伐令的正确使用方法〗地址https://wap.275b.com/27_27118/5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