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南下与北进——顺十九世纪末的边疆情况(2/2)
来是顺王朝南北两个扩张方向的不同选择,但其实这两个矛盾政策的背后却有着深远的社会和经济原因。自从1661顺统一国内来,已经有接近一百五十年的持续和平了,国内的商品经济取得了相当大的发展,出现了一个相当富有的商人阶层。这些积蓄了大量资本的商人阶层,尤其是以广东、福建、湖南等地商人为代表的南方商人在帝国平定19世纪60年代的内乱和随后的“洋务运动”中给予了帝国政府巨大的经济支持,也获得了丰厚的回报,逐渐成为帝国的第一批资产阶级。但随着“洋务运动”的深入,这些资本丰厚的商人阶层渐渐感觉到帝国内部的市场太过狭小,普罗阶层因为沉重的捐税和微薄的收入而根本无力购买工厂生产出来的产品,而传统的东南亚市场被西方国家侵吞,大量的工厂破产,数以万计的穷困潦倒的工人被赶上街头,成为乞丐。从而引发了帝国1881-1884年的第一次经济危机。而希望南下吞并气候温和、人口稠密、有着大量可供开采资源的印度支那及东南亚地区,以其作为新的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从而获得丰厚的利润。而农民和中小地主阶层则希望通过北进,占领满洲、蒙古及中亚的大片土地,以国家分配土地的形势成为自给自足的自耕农,以供应庞大的北方边防大军而发家的山西、幽州商人也支持这一计划。而顺的中枢也希望通过这个办法将国内大量破产农民殖民到北方新边疆的办法来消弭国内的不稳定因素。而顺的陆军主要兵员和中下军官阶层都是来自农民和中小地主阶层,所以陆军自然支持北进政策;南下离不开强大海军的支持,所以海军自然支持会给他们带来更多军费的南下政策,所以“南北之争”实际上又是了“海陆之争”和新兴资产阶级与中小地主和农民之争。这个巨大的矛盾在从十九世纪末到二十世纪初近四十余年的时间撕裂了整个帝国,并对整个东亚地区乃至世界造成了极其深远的影响,而这一切是从东南亚的一个小国首都开始的。
本章已完成! 请记住【新顺之钢铁世纪】最新更新章节〖第2章南下与北进——顺十九世纪末的边疆情况〗地址https://wap.275b.com/291_29120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