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前言(2/4)

里,利于速战而不利持久,今陛下行营有兵十三万,襄阳、承天、德安、荆州四府有兵七万,不患兵不多,只是连战不利,将士心中畏惧东虏,气为之夺罢了。以末将陋见,当以末将与白都督固守襄阳,将行营辎重转往荆州,陛下领精兵游击于外,与贼相持。东虏兵锋虽锐,但却不得持久,只要坚持月余,战局必有转机!”

李自成听了李过的建议,皱眉不语,半响之后方才低声答道:“东虏兵锋极锐,且有红衣大炮,实在难当。如今西北已失去,东南不可复失,武昌有船只数万,不如合军一处,沿长江而下,尽得东南之地,再与鞑子相争,你看如何?”

“万万不可!”李过闻言大惊:“陛下,襄阳、承天、德安、荆州四府乃东南屏障,岂有失荆州而有江南者。再说臣下麾下兵多为荆州人氏,若陛下弃四府之地,彼等必然解体,那时处处皆为敌手,只怕后悔莫及呀!”

听到自己的侄儿,最信任的部将也反对的意见,李自成不禁一阵恼怒,他刚想发作,便觉得一阵头晕目眩,险些昏死过去,旁人见状不由大惊,连声惊呼,唤了大夫过来,处置了好一会儿方才把李自成救醒过来。悠悠醒来的李自成苦笑道:“你看我这般模样,也不知还有多长时间了,今日招你来不是为了别的,却是为了我倒下之后有人继续扛着那杆大旗!”

“陛下!”李过闻言大惊,赶忙跪倒在地急道:“陛下春秋鼎盛,不过偶感贵恙,休养些时日便好,千秋万岁之后,自当传于子嗣,此等乱命恕微臣万死不敢从!”

“毫候,这等多事之秋,岂可以幼主当国?你是我的亲侄儿,如论血脉,军中无一人比你更加亲近,若论威望,你也不亚于其他人。若寡人不在了,除了你还有谁能够继承大业,驱逐胡虏呢?”说到这里,李自成突然眼前一黑,斜倚在锦垫上的半身缓慢的向下滑去。李过赶忙上前扶住,连胜喊道“陛下!陛下!”

屋内几人忙了许久,李自成方才悠悠醒来,都李过苦笑道:“毫候,你看寡人这般模样,你还不遵旨吗?

李过看着李自成灰败的面容,后退了一步,撩起长袍前摆,对其双膝跪下,磕了三个头后,沉声道:“微臣遵旨!”

李自成满意的点了点头,一旁的宋献策见状,悄无声息的走出屋外,片刻之后,方才在外间等候的十几名顺朝核心文武大臣进得屋来。李自成将李过招到自己身旁,低声道:“寡人伤重,无力处置国事,当以毫候处置军机大事。如有万一,则继我大顺皇帝之位!”

屋中一片寂静,片刻之后,高一功第一个对李自成与李过跪下,众人也纷纷随之下拜,齐声道:“微臣遵旨!”

次日清晨,大顺太祖皇帝李自成驾崩,其侄、毫候李过即位,后世称其为太宗。李过登基之日,立即遣精兵六千,逆袭邓州,击破东虏前锋,获甲首三百,战马百二十,焚其仓廪城郭而还,史称中兴第一役!

看着帐外如注的雨水,阿济格的心情很糟糕,作为太祖皇帝努尔哈赤的第十二子,清军入关平定北直隶后,他便以靖远大将军的身份率领吴三桂、尚可喜等人,领大军由山西入陕,追击顺军,一路连战连胜。但不久前在襄阳城下却着实吃了些亏。先是攻破邓城的前锋遭到顺军的逆袭,不但丢掉了邓州,还死伤颇多。接下来的交战中,虽然自己投入了重兵,但顺军一改先前望风而逃的状况,抵抗十分坚决,自己追击行军速度太快,红衣大炮落在后面了,攻下了襄阳城外多个要点后,面对襄阳城高厚的城墙也只能徒呼奈何,顿兵于这襄阳城下已有月余。连日的雨水更使得习惯了塞外干燥寒冷气候的八旗精兵发生了疫病,因为很多马匹因为吃了很多野草,照顾不走,也病死不少。一想到这些,素来以彪悍暴躁著称的他就觉得额头上的两根青筋不住跳动,两个太阳穴就要炸开了一般。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新顺之钢铁世纪】最新更新章节〖第1章前言〗地址https://wap.275b.com/291_29120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