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三一七厂的人才(2/3)
上的小青年打架。”
“他老人家找到我,让我把大家组织起来,想办法让简单的生活不再枯燥。”
“好在我虽然比他们大了十多岁,却有着一颗年轻的心,相互之间的交流比较容易,逐一谈心,收获不少。”
“在厂长的支持下,我们成立了各种兴趣小组,乒乓球、篮球、象棋、书法、写作、唱歌、乐器等等。”
“呵呵,”铁洪生心里暗爽,对方老是把自己抬出来,让他在新领导面前露了脸,他忍不住插话:“小蒋很不错。”
“我们的节目,在省军区的各种献演里,都获得了不少奖项。”
“军区下发的周刊,每一期都有厂里的年轻人写的文章。”
花花轿子人人抬,他也不会抹杀下属的功劳。更何况,始终赖在这里不走,主要就是因为这批年轻人的支持。
无疑,蒋文明就是大家的主心骨。农村出身的小伙儿也没让他失望,随口一句的鼓噪,让自己在厂长位置上稳稳当当。
不过,他们的高兴建立在钟菊花的痛苦之上的。
毕竟从头到尾,他都是冷眼旁观,不支持不反对。
然而现在就很尴尬了,鬼都看得出来,新上司对有思想的年轻人很是器重。
想到这里,他不免患得患失,刚才巫总说了正厅级待遇究竟算不算数?
“这些都与铁厂长的支持分不开的,”蒋文明的情绪依然没有波动:“除了各种兴趣小组之外,还发现了这三个精英。”
假如只是知恩图报,巫山很是不以为然。这样的人,不能说每个人都是,在社会上还是一抓一大把的。
识大体,知进退,这就很难得了。
上下兼顾,不仅让铁洪生极为长脸,又把机会留给了别人。
很显然,他不准备再说话,用手肘轻轻碰了碰还在发愣的同事。
“哦,我是扶跃林。”这小子应该也不错,至少没有罗登义的坐卧不宁:“祖孙三代都是三一七人。”
“厂子成立之初,家里的父亲是独子,与爷爷一起从东北老家来到山沟里,那时我都在念初中了。”
“对三一七的感情,我是很深的。从荒无人烟的时候开始。我看着厂子一点点从无到有,从小到大。”
“开始的武器生产到后来的军需生产,我都看在眼里。”
“高中毕业,推荐选拔考大学没我的份儿。”
“其实,我进厂工作的时候,已经在开始生产军需了。就是工作也是在家待业半年之后才有的。”
这话有意无意阴了钟菊花一下,能明显看到他脸上肌肉的抽动。
一个高中生。即便在特殊时期,那也是高级人才。你不让别人上大学也就罢了。待业是怎么回事?
“从小我的爷爷父亲都喜欢在家摆弄各种机械,书籍也满屋都是,好多还是俄文的。”
“可能在一般人看来,我这人比较离经叛道,一直对这方面不感兴趣,不管是爷爷熟悉的车工还是父亲的机修。”
“蒋哥在车间找到我,让我去做他的副手。”
“说实话,我这人对厂子里的贡献是最少的。宣传队,我就在里面打打杂。团支部。也就做一些端茶递水的工作。”
“有空的时候,我就喜欢出去旅游。还好铁厂长给我大开绿灯,每次问都不问给我开介绍信。”
“十多年前,全国上下都一样,走到哪里天天背诵太祖语录。”
“随着国家政策的放开,全国到处都在开放搞活。”
“看到厂子里不死不活的样子,我很是着急。总想着能把积压的场频销售出去。”
“把这想法和蒋哥一说,他非常支持我出去联系。回来把地方上的需求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领先四十年】最新更新章节〖第二十一章 三一七厂的人才〗地址https://wap.275b.com/2_2422/10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