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对手在行动(2/4)
会。”
“可是书记,他们都是农村户口。”孟和的脸上非常疑惑。
“农村户口转成城镇人口,不就是三百六十五斤粮食的事儿吗?”巫山失笑:“对了,今后你到公安局去办理户口的时候,直接找李开军好了。他是新来的公安局长。恩,目前是副局长。”
是啊!孟和的心里狂跳起来。转正不转正,对巫书记来说,不就是一句话的事情嘛。
不对,他马上想到了另一个问题:“书记,这些农民他们的文化程度都不高。”
“我倒是想给夏孜盖派一些大学生过来,可惜整个县,目前也就哈斯琪琪格和我是。以前的大学生,都不晓得还能不能用呢。”巫山失笑:“基层工作,本身就是处理这些琐碎的事情,更注重能力,与文化程度关系不是很大。”
换一句话说,给他们一个跳出农门的机会,今后能走多远,就需要自己不断去奋斗。在工作中,你想要去进步,读大学什么的,县委当然支持。你想原地踏步,谁也没办法。
“什么?”孟和听完书记的话,也很惊讶:“还要迁移?”
当年,内地和这里的老百姓相互对换,移民工作足足让杨太烈书记折腾了一年。
其实,那也是内部不团结的原因,搬迁和接收,并没有这么大的工作量。
阿格弯呼勒呼大队,在和风县的最南端,紧挨着一八四团。
全村的农民,不晓得当初的杨太烈是怎么想的,全部聚集在一起。
当然,各地的老百姓杂居,也有一个好处,后代说话,都是清一色的普通话。
这里的大队书记,也是移民中的一员,叫胡满金,原陇甘省人。
没有从政以前,特别是另一个时空,巫山想得很简单,总觉得当官的应该到最基层去,和老百姓打成一片。
如今,他才明白。这不过是一句空话。
正是这些最基层的官员,他们才最了解本地的情况。
从生产队长到大队书记,他们对本生产队本大队的情况了如指掌。
诚然,偶尔也有一些动机不纯的人,当上了大队的领导职务。
但那毕竟在少数,只能靠不断完善的监督机制。
和风真的好穷啊。夏孜盖整个公社,没有一辆汽车。
唯一的三轮摩托车,派出所不时出警还得用。
因此,这些日子,孟和的交通工具就是永久牌二八圈的加重车。
好在这里的路比巫山老家巫县的好了太多。
要是在那边的泥泞路上骑车。下雨天一不小心就陷进泥窝子里,人啪嚓摔地上,车子和人都是泥水。
今天有书记的顺风车,他自然高兴万分,直接指着路到了胡满金家。
“孟书记?稀客!”胡满金手里提溜着两个嫩玉米。咭嗒着拖鞋,挽着裤腿。“快屋里请!”
他的口音。自然带着很浓的陇甘方言。
“胡书记。咱又见面了。”孟和笑着点了点头:“这是咱县委巫书记。”
“啊?巫书记好!”他双手迎了上来,两个嫩玉米还在手上。
“胡书记,今年的收成如何?”巫山正看着四处绿油油的庄稼,转过身来和他握手。
“哎哟,你看我这个人。”胡满金赶紧把手里的嫩玉米棒子扔地上,在身上擦了擦双手。
“巫书记。山药蛋产量比我老家高多了。”胡满金憨厚地笑着:“玉米就比较麻烦,光长杆儿,棒子小,只适合大人小孩儿吃甜杆。”
“山药?”巫山怀疑地看向孟和。
“啊。书记,他说的山药蛋就是土豆。”好在孟和与他交谈过,还能客串翻译。
“这里的土质,应该很适合土豆的生长。”巫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领先四十年】最新更新章节〖第九章 对手在行动〗地址https://wap.275b.com/2_2422/2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