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顺藤摸瓜(2/4)
璐刚要接,他笑道:“别的,你当它的钳子是摆设啊?它会夹人的。”
“哦。”她悻悻收回手,好奇地看着。
“媳妇儿啊,抓住一只就够了,你说呢?”巫山征询道。
“恩。”小妮子顺从地回应着,走回岸边。
两人用手把水抹了下,穿山袜子鞋子。
巫山让王璐摊开手掌,把螃蟹八脚朝天放在上面。
“老公,它的眼睛是不是装饰啊?”王璐好奇地问:“你看眼珠都不动呢。”
“应该不是。”巫山心不在焉地答着,看到老外们还在里面嬉戏。
“唉,它挺可怜的,还是放了,你看它一直都想翻过来呢。”王璐目不转睛地看着。
阿尔他们本身就是为了等巫山,到河里消磨时间的。
看到两口子收拾上岸,也就陆陆续续上来了。
沿着小溪前行,不到五百米,是一个水库。在水库边上靠山根的地方,就是巫家祠堂。
祠堂门前,是青翠的竹林。在另一个时空,巫山还在这竹林里发现过竹叶青蛇。也就半米长左右,像离弦的箭一样,唰地从眼前掠过,接着消失在竹林深处。
竹林里,是整齐的石阶。以前从来没注意,这次巫山在心里默默数了下,刚好九十九级。
和在山地旅时看到的李家祠堂相比,巫家祠堂显得小巧了很多。
石阶尽头,就是一个平整的小院子,上面用水泥浇筑过,应该就是这几年修建的。
祠堂外面,雕梁画柱,看上去颇有古代建筑的风韵在里面。
“阿尔,我去问问族老,看看你们能不能进去。”巫山在院子里吩咐道。
他和穆罕默德觉得无所谓,反正神奇的中国有很多规矩,是这两个来自欧洲和阿拉伯世界的外国人不能明了的。
祠堂门前是两根滚圆的柱子,一个人还抱不过来。
柱子上,是一副并不工整的对联:上下五千年,巫氏永流传。上面就是巫氏祠堂从右到左四个隶书大字。
看守祠堂的人,小时候,这具身体的主人曾经和爷爷来过,依稀记得叫巫远山。
山字辈是倒的,也就是把排行搁在名字最后。
从山门进去,是一个小院落。一位长须飘飘的老人,拿着笤帚在扫地。
“祖祖好,我是巫天明家的巫山!”他毕恭毕敬地叫着,果然还是他。
老人解放前是私塾先生,解放后好像在什么部门干过。他没记住。
“是小山伢子啊。”老人停下笤帚,抬起头仔细端详着:“比你爸爸和爷爷都要高哇。天庭饱满地阁方圆,恩,不错,是个当官的好料子。你说巫寿当时怎么想的?居然给你取名巫山。那样不就和我们同辈了吗?”
说起名字,好像小时候奶奶说过。原来起名叫巫善。后来觉得善字太过温良。才改的。
似乎是妈妈给自己到公安局上的户口,她也不懂,只是上户口的人和她熟悉,咕哝了句,临时起意。既然户口上都是这个字,往后就这么叫了下来。
巫山傻笑着。也不言语,上前默默接过笤帚:“我来扫几下。”
老人抚着白须,在旁边满意地看着。
他的动作,自然是年老体衰的巫远山老人比不上的。不几下,院子里的落叶全部都扫到一起。
“小山伢子,你现在成年了。”老人拍打着身上的灰:“做事情,要多用这个。”
他指了指自己的脑袋:“譬如,我们扫地,为什么不用竹子枝的大笤帚,反而用高粱编成的小笤帚呢?因为大笤帚扫地的时候,细微的东西扫不到,还扑腾得到处是灰。”
这是在变相责备自己扫地的时候用力过猛,巫山歉意地点点头:“小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领先四十年】最新更新章节〖第五章 顺藤摸瓜〗地址https://wap.275b.com/2_2422/3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