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 一个都不能少(2/3)
到五毛一块。
要不然,老百姓怎么宁愿自己赶着马车、毛驴车,在戈壁滩上跑,也不愿意去乘坐客车。
大家都乡里乡亲的,满地的马车毛驴车,王群章又找到顾红军拿主意。
目前交通局已经垄断了县内的客运、货运,毕竟本地的有钱人还有移民的有钱人还是不少,大都选择公家的交通工具。
顾红军觉得还是放一放,毕竟张红军的坟茔,他可是偷偷去拜祭过。
兔死狐悲,巫阎王没有动他们这批人,不代表着他始终不管不问。
那天巫山他们遇到的老军人,叫蒋孝显,是余杭人,同国党的党魁没有任何亲戚关系。
然而,解放后的执政党与国党是不死不休的局面,蒋将军遭受了池鱼之灾。
要不然,曾经刘帅和伟人的部下,怎么可能发配到这里来当农民?
蒋老将军可是有些冤枉的,解放战争期间,被派到东北。
四野在解放战争中威名赫赫,立下了汗马功劳,而蒋孝显只能在后方默默注视,没人给他机会上战场。
一九五五年,在评定职称的时候,要不是刘帅与伟人力保,哪有他当将军的份儿?哪怕就是一个少将都不可能。
干竹昌是自愿回到农村种地,而蒋孝显在四野的日子不好过,一气之下辞职当农民。
为了表示自己和国党的老蒋没有任何关系,直接到了大西北。
吴振这人是个直脾气,对老战友不错。
不过,他不可能长期在维省,直接被调到京城去了。
人走茶凉,他的部下们,谁还在意农村里有一个默默当农民的少将?
因为前不久巫专员的一句收费站只对机动车辆收费,老百姓欢欣鼓舞。
从那以后,各种马车、毛驴车在庆禾县的大路小道上飞驰。
既然这两种车辆便宜。傻瓜才去坐客车,少量的货物,也都雇用马车之类。
交通局的生意。顿时一落千丈。
对行署专员,王群章敢怒不敢言。
事情的始作俑者蒋孝显,被交通局的人恨之入骨。
恰好相反,老百姓可就对蒋大爷感恩戴德。
地委发布的撤销县级以下的收费站,让交通局的人紧张起来。
而在这里检查的地委常委,是地委副书记张万伦。
一顿酒喝完,张副书记与顾副书记虽然相差了一个大级别。却已经开始称兄道弟起来,俨然一家人。
至于那些收费站,依然在寒风中挺立。
蒋孝显有三个儿子。两个在部队上,小儿子蒋民华在家种地。
事情,也就出在了这个小儿子身上。
老将军的文化不是很高,毕竟当年走南闯北。视野开阔。
几个儿子都在他的熏陶下长大。比别人多了一些对外面世界的了解。
不说其他的,欧洛泰日报到了大队,大队书记直接把报纸送到蒋家。
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也许他们不知道这个白发苍苍的老人曾经有过多么显赫的地位,却能判断是非。
大队里,人们最尊敬的人不是大队书记,而是这个无官无职的老将军。
在报纸上,蒋民华看到撤销县级以下收费站的通知。和父亲商量以后,头脑一热。贷款买了货车搞货运。
以前收费站林立,搞货运肯定不赚钱。
现在的收费站一撤销,全县也就三四个地方需要给过路费。
没想到,车子一进庆禾,第一个收费站也就罢了,第二个收费站依然收费。
这下,懂政策的蒋民华不干了,与设在一个大队交界地方的收费人员理论起来。
不要说现在,就是未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领先四十年】最新更新章节〖第四十七章 一个都不能少〗地址https://wap.275b.com/2_2422/4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