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二章 得不偿失(2/3)

势而来,可江西太平军的兵力确实有些捉襟见肘,想要一举拿下困守之中的南昌城非得冒伤筋动骨的风险不可。

至于安徽境内,太平军依旧掌握了淮南膏腴地区,之前被安徽清军收复的城池全都拿了回来,驻大兵与巢县与马鞍山一带,与安徽清军吴图苟部处于对峙状态,暂时谁都没有办法在不伤筋动骨的前提下打破僵局。

就是苦了那些趁安徽清军横扫淮南之际,那些跟着打秋风占便宜的民团武装,包括李鸿章眼下所在队伍,被携大胜之势的太平军打得找不着北不是被轻松灭掉就是纷纷逃离安徽这个危险地方。

李鸿章这厮不愧为底蕴身后之辈,先跟着安徽籍当朝侍郎回乡半团练,带那位侍郎战死之际已是因功升任道员官衔。

之后团练做不下去一真身又投入新任钦差大臣和春帐下,依旧混得风声水起滋润无比。

淮北地区依旧牢牢控制于安徽清军手中,巡抚张亮基跟提督吴可经营一年之久效果显著,百姓安居治安良好,待到巡抚衙门跟提督衙门相继放开计划管制,尽管时值战乱年代依旧引来商贾客商无数,淮北一时成为两江经济最为活跃之地。

太平军也不是没尝试着攻打过淮北,但不是止于庐州城外,就是被堵在滁州城内根本无法出门。安徽清军做得很绝,凡是太平军大部队有可能通过的地区全都划为军事禁区,大挖壕沟布置防御工事把道路堵得严严实实,以安徽清军实力不付出惨重代价太平军根本难以通过。

以安徽清军对地方的控制力而言,小股游击部队没有群众基础,像流匪一般偷偷潜入只有送菜的份。

别看太平军刚刚干翻江北和江南两座大营,好似风光一时无两气势吞天噬地一般,其实他们在两江地区的兵力着实有限。

拼拼凑凑也许能凑出近五六万人马出来,看起来足有安徽清军的两倍还多。

但不要忘了安徽清军吴可部的战斗力,以及迅速成长起来的楚军战力,以精良装备武装起来的两路人马,战斗力不是太平军相等数量人马能够比得上的。

再说了,安徽清军的动员能力可不是开玩笑的,真的不顾民生疯狂动员的话,只需一月时间再拉出五万团练武装不在话下。

总而言之一句话:安徽清军不好惹!

除非太平军愿意放弃包括湖北,江西,还有江苏在内的所有占领地,全力以赴跟安徽清军死磕,否则想要让吴可吃亏都难。

……

当然,情况虽然不至于太过糟糕,但目标放在列强身上的吴可,却是时刻不忘从战争中总结经验教训,分析敌我双方不足之处,有则改之无则加冕。

“别看长毛此次连番胜利,一举拔除江北大营和江南大营两座恶邻,不仅打破了朝廷对镇江的围困,拔除了直接威胁金陵的两个钉子,一下子改善了金陵的处境,但从全局来看却是得不偿失!”

内部总结会议上,不仅乡勇队一干重要将领除了身在湖北的水牛之外全员到齐,就连楚军一干将领也在左宗棠的要求下旁听。

本来寂静的营房因为吴可一番总结性发言,顿时议论纷纷喧哗声大作。

“梦臣为何有如此看法?”

左宗棠惊讶之下,顾不得开会之前不得胡乱插话的规矩,冲着吴可朗声发问。

开什么玩笑,太平军刚刚获得大胜,一举拔除江南和江北两座大营,连带着江苏清军也被狠狠坑了一把,怎么看都是局面大好,没想到在吴可口中却只是得了个得不偿失的评价?

不仅左宗棠心生疑惑,在座将领哪一个又不是满头问号?

长毛此时气势如虹横扫淮南跟江西,江苏情况也不怎么样,怎么又变成了得不偿失了呢?

“哼,你们只看到了长毛风光的一面!”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新列强时代】最新更新章节〖第三百四十二章 得不偿失〗地址https://wap.275b.com/2_2446/3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