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一章 局势混乱(2/3)

苏与太平军拼命。

因此,此时的天京其实外部环境非常恶劣,只是清军还在调兵遣将调整部署,看起来没多少威胁而已。

所幸石达开文武全才,应付这么点小场面自然轻而易举。

等到金陵城中的太平军高层发现安徽清军只是在大练兵,并没有针对天京的意思后也暂时放下心来,有闲功夫搞搞内斗整整人。

石达开做得越好,在天京军民当中威望越高,洪氏兄弟便越是忌惮。

有了之前杨秀清和韦昌辉的例子在那,洪秀全怎么也不会在眼睁睁看着又一位权臣崛起。

于是,暂时没了外部威胁的天京城,由洪氏兄弟掀起股股汹涌暗流,目标直指掌握天京行政大权的义王石达开!

石达开又不是傻子,有了之前杨、韦二人的榜样在前,加上家人亲眷早已遇难没了拖累,很快就发觉了洪天王兄弟对自己的恶意。

为了避免遭遇杀身之祸,石达开不得不趁机带着几千心腹兵将出走天京。

石达开被迫出走,实际上是天京内讧的继续。由于天京内讧和石达开从天京及其它地区带走大量部队,太平天国的元气大伤,整个战争形势也随之急剧逆转。

在江苏战场,江南大营的击破和向荣的离去,曾使清军遭到沉重打击。但由于天京内讧,给了清军以重整旗鼓的机会。

之后的1857年7月16日,清军攻陷句容,12月27日又攻陷镇江和瓜洲,太平军守将吴如孝逃回天京。

次年1858年1月,清军恢复江南大营,再次围困天京。

而在湖北战场,由于石达开东返天京,清军加紧围攻武昌。太平军守将韦志俊因困守已久,又不见援兵到来,加之其兄韦昌辉在天京被处决,丧失了坚守的决心,遂于1856年12月19日放弃武汉。武汉一失,鄂东各州县随之不守,太平军的湖北根据地全部丧失。

在江西战场,1857年3月,曾国藩接到其父的死讯,于是奏请回籍丁父忧,并且不待谕旨到来便委军而去,离开江西回到老家,借此摆脱困境。

曾国藩回去之后重整旗鼓,率领湘军于1857年10月26日攻陷湖口和梅家洲,被太平军分割二年多的湘军内湖与外江水师得以重新会合,这一带的长江水面又被湘军控制,形势对于太平军而言已十分危险。

不过石达开这一出走,却是让太平天国的性命在多延续了几年。

在练兵闲暇之余,吴可与张亮基还有左宗棠不止一次讨论过太平军的局势变化。尤其在得知金陵城内杠杀得血流成河之际,断言洪秀全不做出有力之大调整的话,太平军最迟坚持不到咸丰八年末。

不是他们几个信心爆棚胡言乱语,而是根据局势得出的结论。

随着北伐跟西进的双双失利,湖北全境被清军收服,太平军也就只能在两江地区苦苦支撑,再也没了刚开始时的疯狂气势。

尤其随着杨秀清跟韦昌辉还有秦日纲被杀,以及他们手下大票心腹将领遭难,使得太平军总体实力一下子跌落好几个层级。

不是开玩笑,古代将领的培养模式比不得现代的军校,尤其是太平军这样新兴的势力更加艰难。能够从当初起家之时混到现在的太平军将领,哪一个不是身经百战能力不俗的角色?

洪秀全又是个不管事的,之前太平军的智略指挥又全靠杨秀清等人支撑,手下将领基本囊括了太平军中七层以上的悍将,这一次天京内杠真真不得了,凡是在天京城中三王的部将基本上被杀个干净,这对于太平军的打击绝对是沉重的。

眼下石达开又被逼离开金陵,这对于清军来说绝对是个好消息。

“长毛这是作死,自毁干城的事儿还干上瘾了不成?”

当正巡视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新列强时代】最新更新章节〖第三百六十一章 局势混乱〗地址https://wap.275b.com/2_2446/3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