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七章 互相试探(2/3)

一味猛冲猛打杀到三河镇之时已是将疲兵累,结果被太平军十数万大军围住一顿狠揍,驻守庐州的乡勇队人马甚至还来不及做出救援动作就败了。

最让人生气的是,最近两江和湖广官场私底下可是流传着安徽清军见死不救,任由湘军悍将李续宾部被灭的传言,甚至李续宾的兄弟李续宜还口不择言,在某次酒宴上说出了很多难听的话,目的对准的就是安徽清军。

吴可虽然对官场上颠倒黑白之事早有耳闻,但亲身经历却还是头一遭。

在河南之时土狗暗地里将事情跟他汇报后,他确实气得够戗,扣屎盆子也不是这么一个扣法吧,尼玛的真当乡勇队是好捏的柿子不成?

“他愿不愿意听招呼那是他的事情,我有没有招呼就是我的问题!”

吴可呵呵一笑,也算是从那件扣屎盆子般的传言上学来了一招:“你们看看湘军在江西的布置,嘿嘿纯粹就是给石达开送战功去的。我要是现在不提醒提醒,以后要是出了事他们把责任全推到我头上怎么办?”

“大人有心了,咱们确实不得不防着一点!”

……

果然不出吴可所料,他的那封质问信在湘军高层当中引起轩然大波。

作为文人掌军的典范,湘军高层确实很看不起像吴可这样的纯粹武夫。

因为这份措辞强硬的信件,曾国藩难得的在如此紧要关头,还将能抽出身的几员湘军大将招来议事。

当这封信件被几位急匆匆赶来的湘军大将轮流赏阅之后,之后自然就是一顿毫不客气的尖锐批评。

反正在自家地盘,不用担心防备什么,说什么难听话怪话的都有,总之就是很看不上吴可这样的纯粹武夫,他没资格对湘军事务指手画脚什么的。

怎么说他们都是湘军中独挡一面的统兵大将,已经习惯了说一不二的行事风格。怎么可能乐意头上突然多出一位老大来?

吴可算个什么东西?

不过就是一个幸运的乡下小子而已,也没见这小子有什么过人表现,怎么就突然爬到了两江总督这样的高位了呢?

他们自然不服气得很,认为要不是湘军起家晚了几年,哪还有吴可这等乡下幸运小子的出头之日?

他们也不想想,吴可能从一文不名的乡下小子,一步一个脚印发展到眼下这种天下瞩目的地步,能是易与之辈么?

不说别的,单单乡勇队从成立之初就从没吃过败仗,就这一点湘军万万比之不上。军队虽然干得轰轰烈烈时让热心潮澎湃,但‘兵者,国之重器也’,最重要的还是稳定而不俗的表现。

所谓‘善战者无赫赫之功’,吴可和乡勇队就是最好的明证。

一干湘军大将却是有意无意间忽视这一点,不过就是因为利益使然而已。真要是乡勇队能放开手脚跟湘军抢功的话,谁胜谁负还真说不好,一干心高气傲的湘军大将们自然有意无意了忽视了这种让他们不爽的问题。

手下大将都如炸了毛的猫一般愤怒激动,曾国藩自然也是气愤得很。他觉得吴可太不给面子了,无论在朝堂上的资历还是声望,尽管吴可眼下高居两江总督之位,依然比不上他这位湘军主帅。

当然,他心中也很有些不平衡。

想他曾某人表现如此之佳,在与长毛的战斗中屡战屡胜,夺武昌战江西可谓战功赫赫,可朝廷就像瞎了眼般整日里提防戒备,说好的官职不算数不说还明里暗里打压削弱湘军实力。

在看看如今身居两江总督高位的小年轻吴可,一路扶摇直上几乎没有遇到什么阻碍,人和人的命运差距咋就这么大捏?

当然心中不爽归不爽,怎么说湘军都在人家的地盘上作战,以后想要直接攻打金陵立下不世之奇功,还少不得人家的支持,曾国藩还是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新列强时代】最新更新章节〖第四百零七章 互相试探〗地址https://wap.275b.com/2_2446/4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