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三章 大沽口大捷(2/3)

的众多出海口设防,布置了相应的兵力。

为了增强京津地区的防卫能力,桂花还向咸丰帝提出兵力的全盘部署。在京东门户通州运河两岸,调火器营、炮营、健锐、技勇、巡捕等营官兵1500名,调密云、热河、宣化镇兵共2000名,同时调察哈尔蒙古骑兵1000人驻守通州。

天津海防由原绥远城将军、直隶提督托明阿统领绥远城1000官兵以及由察哈尔、哲里木、昭乌达、卓索图各盟调集大批蒙古骑兵共6000多官兵。

同时,他还从锡林郭勒草原征调战马2000多匹,扩充驻守天津、山海关的骑兵。经过调集和整顿军队,京津地区和沿渤海一线的海防得到大大增强。

咸丰九年(1859年)六月二十日,英国公使卜鲁斯、法国公使布尔布隆、美国公使华若翰率大小舰艇21艘(其中美国17艘),官兵2200多人,以此为后盾来北京互换之前签订的一系列不平等风条约,并且直接废除之前的《保定条约》。

三国使节气焰嚣张之极,拒不接受清政府允许从北塘登陆的安排,要求打通白河,经天津入京。

桂良跟洋人打过不少交道,自然知道洋人都是什么德性。侦察到三国的海军来者不善,二话不说一边命令大沽口炮台、海河两岸炮台官兵严阵以待,随时反击列强的入侵,一边向朝廷秉明局势危急。

他向清廷奏明:我军“现在守大沽海口,观衅而动……该夷如敢突入,即行开炮轰抵。”

六月二十二日,桂良奉命照会英法公使,指定他们由大沽海口以北30里处北塘登陆,不准携带武器进京换约。

而英法公使态度骄横傲慢,定要武装入京双方不欢而散。

二十三日,英法舰队派出一军官乘小船至炮台下游说:“我舰今日退出外海,一二日再进口湾泊”,以此为缓兵之计。

桂良不为所动对指挥人员指出:“夷情诡谲,不易湍测,诚恐故作缓计,使我疏懈,乘潮闯入铁戗”。他命令各炮台官员:“督率军营官兵,加意严防”。

六月二十四日晚,英国舰队司令贺布发出“不惜用武力来打开海河口的大门,并继续向京城挺进”的命令。

第二天拂晓,英法舰队派出10多艘战舰,上面飘着战旗,其中有3艘驶入海河口南岸炮台下,把铁链拴住的铁戗用舰拉倒,企图打通入海口登陆。

下午3时左右,海口第一道障碍物被拆毁,贺布立即令舰队向封锁海口的铁链逼进,并炮击两岸炮台。“

这时,桂良强压心头怒火,静观敌舰行踪。早已用席子掩盖好的大炮和隐藏起来的兵丁,使敌人望去像一片草丛茫茫。

下午,耀武扬威的英法军舰向大沽古炮台蜂拥而驶,开炮突然袭击大沽炮台,然而一下子,在洋人眼中就象变魔术似的,所有本来掩护着炮台大炮的草席都卷了起来,顷刻之间全部大炮一齐开火。

守卫炮台的清军将士开始猛烈射击,利用敌舰受阻于水中障碍的有利时机,充分发扬火力,不久多艘联军军舰被击伤,贺布本人也负了伤。

到下午4时,联军舰队包括旗舰在内的4艘联军军舰被击沉,其余参战的军舰也全部被击伤。联军见势不妙,遂竖起白旗诈降,一旁的美国舰队司令达底那海军准将也急忙率舰队支援英法联军,经调整部署后,继续向炮台攻击。

并从海河南岸炮台强行登陆。桂良等清军大员忍无可忍,以“上申国威,下抒民望”的决心,下令大沽口南北炮台的官兵一齐开炮还击,直隶提督史荣椿、大沽口协防副将龙汝元身先士卒,激战一昼夜,取得击沉敌舰4艘、击伤6艘,毙伤英军464名、法军14名、生擒2名的辉煌战绩。

在这次阻击战中,当敌军攻上岸时,扎赉特旗蒙古骑兵奋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新列强时代】最新更新章节〖第四百四十三章 大沽口大捷〗地址https://wap.275b.com/2_2446/4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