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九章 卖猪崽与华工(2/3)
定明年限,并言明每日作工不越九点半钟,每月应领洋银四元,每礼拜日止工。该工人是日倘欲作工,得利应归己用。至工人之衣食与往来船费,招工者均应一并发给。若工人在外偶得疾病,招工者必须延医调治,以昭公平。
“马的真够狡猾的!”
吴可看到这些资料差点没忍不破口大骂,说得好听还不是等把人哄骗出去,到了自家地盘想怎样就怎样?
平心而论。上述数节,即使放在今天,也比某些无视《劳动法》的黑心老板更体现出人性。但是,说得好听,合同上写得清楚,到了异国他乡,华工们能否享受到如此的待遇吗?
也有许多人,即使穷困无比,也不愿离乡背井,到万里之外“淘金”。有一个词叫“卖猪仔”,如何得来?
溯查招工出洋一事,向来多系从澳门将该不幸之工人载于船中,运往(外国),至于由澳门口运往外国之工人,多被中国人在各地以虚妄之言欺哄,或用力勉强送至澳门,如此是使贩,卖人口之徒可以随意而成其事。
也就是大清本土黑恶势力与官府勾结,欺压良善将之作为猪崽一样的货物买给列强商人以获非法之利!
“哼哼,真真滑天下之大稽,没想到咱们自己人干得出这样的事情来?”
看到某些资料吴可当真气得不行,他也没客气让总督衙门官员一同观看,并直白骂道:“某些黑了心的朝廷官员,以及地方恶霸、土匪,勾结某些无良之洋人,以招工出洋为名,或欺哄,或强抢,将无辜的同胞卖到外国获大部之利,这样的人统统该死,凡是犯到老子手里的一个都别想活!”
这种“卖猪仔”的行为,当时在澳门,在厦门最烈,如英国商人在厦门开办的和记洋行,就常派人用一种印有“和记”字样的大米袋将某些路上的青壮年出奇不意地罩住,强装上船运走。
“大人咱们该如何做?”
堂下不少官员露出气愤填膺之态,他们也被这些血淋淋的现实给惊住了。虽然早有耳闻,但从没想到会有如此惨绝人寰之事!
“哼哼,现在老子鞭长莫及,等以后有了机会自然少不得好好炮制那些生儿子没屁,眼的混蛋,不过大清之民还是洋人一个都别想跑!”
吴可暗子咬牙切齿,满脸狰狞怒道。
“我等支持大人!”
堂下官员齐声表态,这样的事情怎么能忍?
“恩,诸位别的先不去说,先查查咱们两江之地有没有这样的情况出现!”
吴可点了点头一脸欣慰,不过转眼便满脸杀气沉声吩咐:“但凡发现一例便绝不姑息,不管其身后有何人做靠,老子就信不整不死他们!”
这番冰冷充满杀气的言论,可是惊主了堂下不少官员,心中暗暗为某些无良人士捏了把汗,吴大总督这次可动了真怒,谁要是不长眼撞到他手上,几乎想保全性命都难,更会牵连家族跟着一起倒霉。
之后两江官府展开一次轰轰烈烈的排查行动,真真纠出不少暗地里与洋人勾结,或者干脆明面上替洋人招工的买办,吴大总督一怒之下在两江掀起一阵惨烈腥风血雨,当然这是后话暂且不表。
除了以官府名义拿到不少官面上的情报之外,吴可还不甘心又通过秘密渠道,又从租界洋人手里买到一些在洋人那儿众所周知的有关华工的消息。
可是情报内容太过黑暗刺激,实在让人有不忍目睹的感叹。
原来自从19世纪40年代以来,美国三藩市发现金矿,以及修筑横贯美国东西部的大铁路。以契约受雇形式大量招募华工。
广东沿海的人,尤其是邻近澳门、见惯洋人的香山人,则怀着梦想,不畏波涛,来到美洲大陆。
善于吃苦耐劳的香山华工让美国人惊喜不已,于是多方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新列强时代】最新更新章节〖第四百五十九章 卖猪崽与华工〗地址https://wap.275b.com/2_2446/4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