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三十九章 突然的调令(2/3)

代赈这么大的工程,衙门里那些官吏还不可尽的安排自家穷亲戚,进入各大工程营充当小头目和管事之职。

工程营的薪资都是日结,每日里的流水就有近万两,其中能够动手脚的地方实在太多。吴可这里看得紧,但凡抓住在银钱上手脚不干净的,轻者直接清理出工程营永不录用,重者该判判该打打决不留情。

而且监督的人手不是总督卫队亲兵,就是从军中拉来的精锐之士,全都是乡勇队的老底子,跟江苏地面上根本就扯不上什么关系。

可就是如此,每月都有那犯事的管事头目一流被赶出工程营或者拿下问罪,因此造成的人力和财力损失也不在少数。

他都管得这么严了还经常出事,要是他调走了谁知道后任会不会把这当作敛财的手段?

别以为以工代赈衙门就只出不进,工程营修路造桥也是有极大收益的。

别的不说,路修通了桥造好了,那些原本的荒僻袅无人烟之地,说不定因着几处修通道路或者桥梁汇聚而变成繁忙之地。

在修路造桥之前,衙门早就派出得力人手,将一定区域内的道路桥梁做出完整规划,哪些地方可能会跟着兴盛都有过仔细研究。

衙门又不是开善堂的,又大笔支出自然少不得需要不少进项。这些等道路桥梁修建完善后注定会兴盛起来的地方,衙门早早便将土地囤在手中,等到人烟逐渐稠密商旅来往多了之后,无论是通过引导新建市镇还是直接出手套现,都能给衙门带来等候利润。

这不,以工代赈的活计才开始了两年多,因为道路桥梁的畅通和新建的繁华市镇便有近十个之多,单单卖出去的土地便为总督衙门收拢大笔资金。

不仅之前的投入全部收回不说,还有多余资金补充后续投入,可以说到了现在以工代赈已经完全用不着衙门投入,单单因着道路桥梁的贯通,衙门收获的好处便足以将这样的基础建设继续下去,并且还能将规模迅速扩张能够惠及更多生活贫苦的百姓。

所谓手中有银底气十足,吴可正打算好好大干一场,一年之内将以工代赈规模扩充一倍以上,将工程营分散到江苏省除了金陵一带各处,结果还没等他拿出做好的计划书,朝廷的调令便来了。

这样的事情搁谁身上都不爽,他更担心未尽的事业因为继任者的不认同,或者其它心思而毁于一旦。

人亡政息这样的事儿,在华夏官场那可是常态。

他真的有些担心,自己的利民政策,落到继任者手上就变成了害民之举。

有些官员做事那真是利字当先,手下更是没有底限,如此巨大的利益放在眼前,他们要是不动心才怪。

而工程营所收青壮大部分都是家庭贫苦之辈,要不就是外省过来的流民,绝对的弱势群体还不是官老爷说什么就是什么?

还有就是,每每新开市镇或者新见市集,吴可都不忘安排军中年岁过大者退役,集中一部分家庭安置在这些新开市集。

作为退役官兵吴可自然不会慢待,市集上最好的房子还有位置最佳的铺子,都是免费不要钱大放送,要是新来总督不继续这样的政策,之前安置的退役官兵能做得安生么?

更有甚者,如果当地官府有和狠辣的官员,要直接收回之前放送的屋子和铺子怎么办,吴可之前所为不是在害人么?

有些东西真的不经想,一多想就让人感觉不舒服。

除了工程营的麻烦事儿外,还有许多事情也才刚刚起了个头,正是一鼓作气再接再厉的大好时机。好吧现在朝廷的调令来了,还不知道如何收尾呢。

别的不说,单单工程营此时的重点工程项目,海州港口建设便得抓瞎。

像港口建设这样的大型项目,就是放在后世都是了不得的大工程,没个三五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新列强时代】最新更新章节〖第五百三十九章 突然的调令〗地址https://wap.275b.com/2_2446/5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