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session_start(): Unable to clear session lock record in /home/www/7/www.275b.com2025/chapter.php on line 3

Warning: session_start(): Failed to read session data: memcached (path: 127.0.0.1:11211) in /home/www/7/www.275b.com2025/chapter.php on line 3
新列强时代第五百九十六章 讹诈(2/3)-新笔趣阁

第五百九十六章 讹诈(2/3)

治元年曾国藩手头就没啥可调资金,而大军围困天京不仅极为依赖兵力优势,并且粮饷消耗也不算小数。

因为太平天国特殊的财政制度,湘军之前收复安庆时可没啥缴获,淮南经过多年战乱也破碎不堪,湘军虽然打了不少胜仗可要说缴获真没多少,如此一来因为财政短缺的缘故军中也是怨气不小。

为了解决紧迫的财政危机,曾国藩之下只好把主意打到两江那些富裕地区身上,先是向苏南乡绅富商们‘化缘’轻松搞到不少银子和粮食,而后又把罪恶的爪子伸向了最进几年商业极度繁华的苏北地区。

因为吴可突然被调离两江,乡勇队经过紧急调整后在苏北的势力大为缩水,不论是官府方面还是商业方面都是如此。特别是乡勇队几大总兵之一的吴图勾奉命撤回淮北,将乡勇队布置与苏北的绝大部队兵马带走,乡勇队在苏北地区的势力和影响力迅速萎缩。

反正不管湘军在苏北怎么折腾,对乡勇队留守淮北的势力影响几乎可以忽略不计,没多大厉害关系。

可能是在江苏的艘刮太过顺利,又或者从中尝到甜头上了瘾,总之曾国藩在苏北又成功刮了一层地皮后,竟然又马不停蹄将手伸向淮北。

要知道淮北可是乡勇队的老巢,无论是政治军事还是经济势力庞大无比。

可不管乡勇队在淮北的势力有多大,曾国藩毕竟是两江总督,而且这次湘军也派出一支五千来人的部队进入淮北之地筹集粮饷,尽管留守淮北的乡勇队大佬吴图勾心中不爽之极,却也不好直接翻脸。

那位奉命进入淮北的湘军将领也当真狂妄,竟直接找上安徽巡抚翁同书的门,大大咧咧伸手便要安徽巡抚资助大笔粮饷,而且理由还充分得很,清军围困天京所耗甚巨,作为两江的一份子应不应该大力支持呢?

话都说到这份上了。翁同书还有什么好说的?

这位安徽巡抚从来都不是性格强硬之辈,当初吴可当政之时如是,现在曾国藩做老大的时候也没能挺起来。

面对湘军将领大大咧咧上门筹集粮饷,安徽巡抚衙门府库大开狠很出了回血。

这些本来都跟乡勇队留守淮北的人马没任何关系,翁同书顶不住压力跟他们屁关系都没有,反正安徽巡抚衙门的银子又不是乡勇队的。

可是那位湘军将领从巡抚衙门搞到一批数量不菲的粮饷后竟还不满足,又将目标对准了淮北的一干乡绅富豪身上。

不得不说,经过近十年的潜心发展,淮北之地现在已经成了两江商业最繁荣地区,繁华程度也可以算得上两江第一。

特别是隶属于乡勇队的那些近代化工厂,简直可以用吸金利器来形容,产品还没下线便早早被堵在大门口的采购商抢购一空。

因为有乡勇队在背后支持,也没不长眼的玩意胆敢对这些工厂有不良企图,就算吴可调任两广后也是如此,怎么说乡勇队大将吴图勾在坐镇淮北呢,只要脑子还算正常的就不会找这些工厂的麻烦。

这么长时间也不是没有其它势力开办工厂,但不是规模太小就是工厂种类太过单一,根本就不能与乡勇队旗下比较完善的基础轻工业工厂比拟。

除了工厂日进斗金之外,这些年乡勇队退役的大部分官兵,还有其家人也都陆续在淮北各地安家落户,因为背靠乡勇队这样的庞然大物,很轻松便发家致富成为当地数得上名号的乡绅老爷,势力犹如蜘蛛网般在地方上迅速盘根错节蔓延开来,通过乡勇队为纽带形成了一股强大的地方势力。

还有乡勇队当初开垦的荒地,经过这么多年经营,也已经成了淮北鼎鼎大名的粮食出产基地,每年单单粮食一项便是个极为惊人的数字,更不用说依托这些成熟田庄的家禽家畜养殖,以及蔬菜瓜果种植产业链了,那可都是白花花的银子啊,也是淮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新列强时代】最新更新章节〖第五百九十六章 讹诈〗地址https://wap.275b.com/2_2446/5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