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零九章 有法不依(2/3)

这个时期鸦,片的输入每年不超过200箱,对于整个大清而言算不得什么天大祸害,此时的吏治情况也没后来那么败坏,朝廷的禁烟政策还是能够贯彻施行下去。

因而这个时期的鸦,片输入,自然不会引起朝廷的多大重视。然而到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时,当英属东印度公司在印度开始实行鸦,片专卖政策之后,鸦,片的输入量便急剧增加,开始影响到大清沿海地区的方方面面。

不过短短时间,因为巨大的利益驱使鸦,片输入已经开始形成了泛滥之势。面对鸦,片输入开始形成的泛滥之势,而鸦,片所带来的种种危害已日趋暴‘露’了出来,鸦,片的大量输入不仅毒化了当时的社会风气,而且还使朝廷府库里的白银大量外流造成了财政吃紧。

于是禁止鸦,片的输入断其来源的问题,自然也就成了朝廷此时的当务之急。因此从这个时期开始朝廷频频颁布禁烟法令,严厉禁止鸦,片的入口,同时大力打击各地的大烟馆和与之相关的势力。

特别是在嘉庆五年之时,朝廷更是明文规定禁止从外洋输入鸦,片和大清境内种植罂粟,违令者的惩罚可是相当严厉的。

而在1813年朝廷又颁布了关于官吏、兵弁及百姓吸食鸦,片的治罪条例,1815年又颂布了查禁鸦,片烟章程,同时还确立了官吏禁烟奖惩办法。然而所有这些禁烟法令及章程,还是没有能够阻止外来鸦,片的继续输入。

其实在这时鸦,片对大清的影响很小,最多就是沿海地区的一些富商公子哥贪图新奇玩一玩,纯粹的消耗品对百姓的生活影响真的不大。

可随着时间推移情况越来越糟,白银大量外流给朝廷财政带来严重冲击。朝堂上也是有能人的,就在这种情况自然想出办法应对,依旧还是以颁发律条形式严禁鸦,片继续扩散。

就在1821年即道光元年,朝廷再次颁布了一些禁烟法令,其中有些禁烟条令还是相当严厉的。

如该年朝廷颁布的一道禁烟法令规定,凡洋船至粤先令行商出具所进黄埔,货船并无鸦,片甘结方准开仓验货。其行商容忍事后查出加等治罪开馆者议绞,贩,卖者充军吸食者杖徒。

这道禁烟法令不可谓不严。然而禁之愈严而鸦,片偷漏愈盛,治罪愈重而鸦,片走‘私’愈多,朝廷的禁令像是帮鸦,片做了推广宣传一般。

到1823年面对居高不下的鸦,片输入,以及严重的财政危机朝廷再次颁布了一项禁烟条例,要求地方官吏认真禁烟如果对‘私’种罂粟夹带鸦,片、煎熬鸦,片、开设烟馆等情节有失察的都要给予严重处分。

1831年因为情况越来越不利,朝廷更加严厉地规定了买食鸦,片烟罪名的条款,同时还在全同许多省份调查鸦,片种销情况严厉查禁鸦,片。

然而现实无情地嘲‘弄’了这些禁烟法令,其结果出现的是愈查禁而鸦,片输入量就愈多的怪象。不仅外来鸦,片数量急剧增多,白银外流现象进一步加剧,就连大清内部种植鸦,片的风‘潮’也开始越演越烈。

这些情况说明朝廷颁布的一系列禁烟法令,到这时已经是形同虚文、法如虚设了。外来鸦,片的输入依然还是有增无减。

朝廷颁布的这一系列法令为什么会变成这个样子,越禁鸦,片的扩散速度反而越来越快,其根源不外乎吏治**朝廷的命令到了地方,根本就得不到贯彻执行,下面的官员阳奉‘阴’违加上巨大的利益促使情况越发糟糕。

各地官员有法不依,根本没把朝廷的严令放在心上。随着鸦,片的输入及其形成的泛滥之势,朝廷虽然颁布了一系列禁烟法令,然而那些负责查禁鸦,片的许多地方官员却很少按照这些禁烟法令去执行。

那些负责查禁鸦,片的各地水师警备官员,当他们遇到有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新列强时代】最新更新章节〖第六百零九章 有法不依〗地址https://wap.275b.com/2_2446/6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