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三十三章 余波(2/3)

驻守清军展开战斗。4月18日(三月初一)大战方酣时,唐友耕部赶到。中旗与唐友耕部战于邛崃火井漕地区的油榨沱(清和场)、高场一带。

是时“两军相遇,舍死迭扑,唐军几不能成营”。唐军中有先锋张某,亡命顽抗,这才稳住阵脚。中旗后撤,张某拼命跟追。观音阁外,路旁有一大碑,一中旗将士埋伏于后。当张追至,中旗战士一跃而出,出其不意地杀死这个地方清军顽敌。

这一战中旗坚持了三天,终因腹背受敌众寡悬殊,战死上千人,指挥龚义等人被俘。第三天晚上中旗偷越敌营,进入大邑、崇庆山区。后由崇庆的怀远进入川西平原的边缘,攻占温江新场,郫县花园场,距成都已经很近了。

清军朱桂秋,肖庆高,刘德谦部追击,各地团练截堵。中旗于4月15日在彭县北三十里之敖家场为清军追上,双方战于场南小石枝河上的朱蹄桥一带。中旗占据阵地应战,并以马队突敌阵,但因极度倦劳战斗不利,又伤亡上千人。

余队向什邡李家碾转移,准备进攻什邡县城。因清军何胜必部已先至,中旗转向德阳孝泉、罗江略坪、三台葫芦溪一线。5月1日,行至江油,敌又追至,中旗与清军连续大战。

双方战于马鞍寺,清参将何世华趾高气扬,匹马突阵,被中旗用从清军那里缴获来的洋枪击毙。后又战于东安场,巷战之中,歼灭被清军称为“勇冠全军”的百赵洪发。

再战于黎雅场一带,毙当地团练头目张道平。打退追击清军攻势后,5月3日中旗经马阁(角)进至平武地界,在沙窝子击溃当地团练狙击。这一带山穷径僻,清军为追击中旗,早将锅帐沿途寄顿,现粮草缺乏,不敢冒险深入。中旗得以摆脱期尾随的清军,于5月5、6日由平武山内进至甘肃县毕(碧)口一带。

这个时候陕西正是各路叛军汇集之区。陈玉成派遣的太平军入陕部队在启王梁成富、扶王陈德(得)才和遵王赖光等的率领下远征西北。过五关,越秦岭,抵中原,出潼关,于壬子十二年(1862年)冬由郧阳而进兵汉中,一路攻无不克战无不胜。

李永和、兰朝鼎地方叛军余部张第才、兰朝柱、曹灿章也活动于陕西。1863年9、10月太平军进围汉中,张、兰“皆迎附之”,“两股合并,众号十万”。

也就在这个时期,中旗东出阳平,与陈得才军汇合。太平军战力之强可见一斑,所幸中旗部队肆虐陕甘一带,并没有通过云贵等地骚扰威胁两广,能让两广清军从容杀奔贵州布置防线。

别的不说当初驻扎广西的湘军三部人马,其中刘佑部进入四川听候骆秉章调遣,便宜没捞到尽干苦活累活了,一直跟在太平军中旗部队屁股后面吃灰,不仅没拿下肆意张扬的中旗部队,就连抓捕石达开的大功都没他们的份。

太平军石达开部中旗部队祸害陕甘这跟两广没什么关系,吴可最多也就是看看热闹嘲讽四川以及陕甘同僚废物,值得他关注的是石部另一员大将李福猷以及其部下人马。

在石达开所部将领中,李福猷可以说是个神龙见首不见尾的人物。1862年初他和赖裕新与石达开分兵三路,进取四川会师涪州,从此成为石达开部下地位仅次于赖裕新的独当一面的重要将领。

1863年四月,石达开决定跟踪中旗部队,抢渡金沙江西进时,命李福猷率领三万人进军贵州,回攻川东作为疑兵。李福猷忠实地执行任务,大张旗鼓向东进军,把清军都吸引到自己身边来,使石达开率领的本军得以顺利渡江。

李福猷经云南镇雄入贵州毕节,5月3日由仁怀东进遵义,5月29日与清提督田兴恕大战于绥阳大关,7月到达务州。而后按预定计划回攻川东,准备与石达开主力配合作战,于8月20日攻克黔江。

太平军在云贵两省肆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新列强时代】最新更新章节〖第六百三十三章 余波〗地址https://wap.275b.com/2_2446/6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