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九十章 印象(2/3)
然而,左宗棠的反应却有所不同。左宗棠本以剿捻之功,赏加太子太保衔,并交部照一等军功议处。但他忌恨李鸿章,“不以淮军歼贼为然,多方搜剔”,既为从陕西进援京畿的部将刘松山争功,“伸秦师而抑淮勇”;又怀疑李鸿章关于张宗禹投水自杀的说法,督军四出搜捕。
左宗棠的所作所为,触怒了李鸿章,双方关系进一步恶化。李鸿章致函曾国藩,公然以所谓奸臣曹操影射左宗棠,说“此次张捻之灭,天时地利人和实兼有之,祗一左公龁到底。……阿瞒本色,于此毕露,不知胡忠(胡林翼)当日何以如许推重也。”
总之,一场不怎么痛快的剿捻战斗,让左宗棠与李鸿章的关系搞得十分恶劣。
所幸这只是私人恩怨,吴可虽说是左宗棠的亲密盟友,在精神上支持老左与李鸿章的口水仗,但他并没有亲自出面吸引火力,这就给吴可寻求李鸿章的帮助提供了方便。
……
“两广总督吴可?”
李鸿章疑惑的接过心腹幕僚手中信封,若有所思的自言自语一番。
“嘿,这家伙倒是好胆色,竟然想跟法国人放对!”
看完信纸上的内容李鸿章脸色猛然一变,拍案而起摇头惊叹道。
此时的李鸿章剿捻成功后,正奉命率部杀入贵州平息当地苗乱。
剿捻的成功,无数赞誉临身让李某人不禁有些飘飘然,率兵进入贵州境内后依靠剿捻经验对付叛乱苗民,可惜贵州地形复杂不同中原地区,面对在崎岖山林中如履平地的苗民叛匪,一向谨小慎微的李鸿章和其部淮军吃足了苦头。
怀军陷在贵州复杂的山林之中无法脱身,正苦恼着呢没想到几乎没有什么交情的两广总督来了封亲笔书信。
说老实话,对于两广总督吴可,李鸿章的看法十分复杂。
说到两人之间的交集,还得从当初吴可还是安徽提督时论起。
当时吴可身居堂堂安徽提督高位,名声显赫号称大清名将,手中实力也是极为强悍,朝廷对其的忌惮防范一点都不亚于颠峰期的湘军。
如此雄姿,让当时只是个微不足道小角色的李鸿章艳羡不已。
那时李鸿章还雄心勃勃,领受朝廷招募团练之令赶赴淮南,拉起一票人马跟在当时的老大身边跟气势如虹的太平军大打出手。
结果却很让人失望,他当时的老大虽说是堂堂的部堂侍郎之尊,地位和声望在当时的安徽十分尊崇,可惜本事全在事上,对于武事实在不太精通,结果没打几仗便把队伍给打散了,要不是有淮北地区这样稳固的大后方支持,只怕当时的情况更加糟糕。
等到队伍全部打散之后,李鸿章便与之前的老大分道扬镳各奔前程,他先是通过关系在江南大营和春处谋得一个职位,而后又跑到气势如虹的湘军投奔老师曾国藩,之前的经历可谓坎坷。
他一直都难以忘记当时淮北清军的赫赫威,不说淮北清军依靠区区淮北贫瘠之地,跟全盛时期的太平军打得平分秋色,这还是淮北清军依靠自身,没有外援的情况下做到的。
在李鸿章眼中,这绝对是不可思议的事儿。
别说他孤陋寡闻,当时湘军的气势有多强盛,一路从湖南杀出将太平军轻松赶出湖北,然后又与太平军翼王石达开大战于江西,一时头无两好象一鼓作气便能将太平军给灭了一般。
可最后结果如何?
湘军凭着一股气势打疯了,战线拖得太被太平军抓住机会,几个回合下来差点全军覆没,就连老师曾国藩都被困于南昌城一年之久。
当时整个江南战场一片糜烂,只有淮北清军的表现才算亮眼,在与太平军主力人马的对战过程中从来都没吃过大亏。
让李鸿章印象深刻的是,他所在团练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新列强时代】最新更新章节〖第六百九十章 印象〗地址https://wap.275b.com/2_2446/6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