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五章 骂战和首映票房(2/4)

,完全可以采用众筹,如果有10万人真心实意的支持文艺片,每人出资100元,那也有1000万的资金用于文艺片的拍摄。如果有经济实力的多承担些,支持文艺片的人再多些,那么2000万,3000万,4000万,都不是问题,说到底,所有人都是在喊口号,根本没有任何实际支持的行动,光喊口号,并卵用。

同样的道理也适用于喊着支持文艺片的人是否愿意为网上付费观看和发行买单,如果都愿意,完全能彻底改变文艺片困境。如果大家连这样的事情都不做,那么提高院线排片、建立艺术影院有卵用。

由于林雨泉的影迷粉丝和中立的人显然比持抨击意见的人多的太多,在众人一回击后,抨击的声音迅速被淹没,可人的逆反心理又使得不占上风的人不甘心失败,于是一场骂战愈演愈烈。

对于这样的骂战,媒体们自然乐见其成,骂的场面越火爆不正说明新闻越火爆吗?在转载报道的同时,众多媒体更是想到了后续的火爆报道,眼前的骂战很难让人不想起当初贾章柯炮轰《满城尽带黄金甲》,那是在06年的贺岁档,拿下威尼斯电影节金狮奖的《三峡好人》和张艺某执导的华语大片《满城尽带黄金甲》同期上映,结果,几乎所有的影院都在放映《满城尽带黄金甲》,放映《三峡好人》的影院和场次寥寥无几。于是贾章柯以“在这样崇拜‘黄金’的时代,谁还关心‘好人’?”进行炮轰,怒斥大片霸权,不给文艺片公平竞争的机会,随后引发和新画面张韦平之间的激烈骂战。

当即有媒体联系国内的几位著名文艺片导演。随后出现一些文艺片导演对于林雨泉专访的回应。

一位知名文艺导演说道:林雨泉的言辞的确没有任何错误,这确实是市场的现实,但是他言语间票房至上,金钱至上的冷漠态度无疑令我极为失望,电影不仅仅是一种商品,它也是一种文化载体,是艺术品,对待艺术电影不能一味按照市场经济的规则来操作。

长久以来。由于缺少投资和院线放映支持,艺术电影一直面临生存困境,我们也一直呼吁有人能给予我们支持,可惜始终得不到回应。让我感到心痛的是,为什么作为国内电影行业里最有影响力和发言权的大导演,却从来不做这种事情,眼睁睁的看着艺术电影处境愈发艰难。却不利用自身完全具备的条件略作扶持。”

“从他的言辞就知道。国内电影已走向极端的娱乐化,已经缺失艺术电影的土壤,那种所谓高投入高产出,电影惟利是图的观念,已经深入人心,形成了一种大片神话的话语影响。因为观众和市场选择,因为好莱坞电影侵袭,因为中国需要建立现代电影工业。我们的大导演们理直气壮的制作商业电影,而对艺术电影不闻不问,甚至嗤之以鼻。这样的观念是极端错误的,电影不应该只朝商业电影靠齐,还需要有艺术和文化的作用,作为电影人,我们有责任引导观众思考,传递正确的价值观世界观。”另一知名文艺导演说道。

“我们可以清楚看到,中国电影的原创性正在逐步缺失。如今国内商业电影大行其道,几乎挤压了艺术电影所有生存空间。而商业电影的拍摄,严重干扰了导演自身的表达和对电影的思考。长久来看,这样完全以市场决定内容,对国内电影的发展是有害的。电影不能只追求商业和票房,一味冲着钱去,在创作过程中,导演应该坚持自己的艺术追求,而不是任凭投资人摆布。”一位老牌文艺导演道。

一众文艺导演的回应自然得到众多文艺片支持者的力挺,但随之而来的则是铺天盖地的抨击,追求艺术性和文化性当然无可厚非,没人觉得导演不应该这么做,但问题是你的艺术电影真的拍的好吗?众多艺术导演只会给自己找借口,不去考虑怎么把自己要表达的内涵和思想通过观众喜闻乐见的故事简单通俗的讲述出来,反而指责观众审美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导演巨星】最新更新章节〖第四百八十五章 骂战和首映票房〗地址https://wap.275b.com/2_2460/4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