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六八章 父子(2/3)

,反过头来却被杨浩始终贯彻的“大局为重”思维给引导偏了。不知不觉,他也成了那一个斗志昂扬群体中的一份子,所思所想都在朝着从上往下所有人都认为是第一要务的抗日大计上使劲。

这显然是不太对了。

可再一转念,李经方却并不后悔。从切身体会中,他分明感受到这样的万众一心、众志成城,最终取得光辉成就之时那种淋漓尽致的快意,那种毫无精神负担的喜悦。

那是他之前半生中无论那一次进步,那一次得到义父和他人的夸奖、吹捧,都不曾有的荣耀。也让他头一次觉得自己是在做一件无比伟大的事情,那种一举一动都可能对整个国家民族带来莫大帮助的使命感,责任感,真切的激发了他读书明理以来充斥于心胸的“为万世开太平”的浩然之气。

仅仅是一忽而的疑惑,李经方的信念立即恢复坚定。抬起头昂然正对李鸿章敏锐如刀锋的目光,正色道:“父亲,儿子不后悔。”

李鸿章给他身上那股耿直给气的胡子乱哆嗦,手臂颤抖的指点他喝道:“你呀你呀,让老夫说什么好!你可知若如此下去,休想再超越杨浩,执掌新军?自此而后,都要成为他的附庸?”

李经方不为所动:“学无先后,达者为师。杨鼎世于经国治世之道远超天下同侪许多,足以为开一片新天地之宗师领袖。儿子能始终与此等人物联袂而行,亦当与有荣焉。”

李鸿章一拍额头,心中涌起一股无力感。

他转回到椅子旁坐下,挺拔了一辈子的老腰竟有些佝偻下来,手抚着桌案上的厚厚一叠子纸张思忖良久。叹道:“为父当日就不该让你出去的。”

一个胸怀大志向,向来宁为鸡头不为牛后的书生,短短一个来月就被洗脑成这等模样。可知杨浩此人到底是何等的利害。亦或者说,他为代表的那一群人,所秉持的某种信念有何等大的魔力,竟然把李经方这等天下英才都给忽悠了。

李鸿章此刻心中比以往任何一次都感到惊悚震撼。他甚至觉得,杨浩那群人的煽动能力,要比当初的洪杨太平军还要可怕!

太平军只能忽悠一群无知小民跟着闹腾,之后势大不可治。一些被他们席卷进去的读书人、地主士绅才被迫跟风,但也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鼠首两端。

杨浩出道以来。干的却是忽悠这天下统治大局的中坚力量---读书人!

这该是多难的做法?仅仅靠一些报纸文章,还有花钱办军务?似乎都不足以完成。可事实却是,杨氏影响力所及之处,竟有成千上万的年轻英才学子被蛊惑。被煽动,心甘情愿的追随他左右。

摆在李鸿章手边的那一叠纸,里面记录了从全国各地、各种渠道搜集来的资料和情报。其中诸多描绘市井坊间听来的年轻读书人的论调,竟是有相当大一部分,极其赞成杨氏的各种言论,甚至还有好事者把其中的经典语句搜集成册,印发之后广为传播,供书生们茶余饭后、聚会消遣之时拿来做指点江山的材料依据。

换成传统的读书人,光凭这等影响力。一个天下清流之青年领袖的前途是妥妥儿的。张佩纶年轻时候都没那么牛叉,甚至大清国两百五十年来,也没出现一个比杨浩更利害的。

年纪轻轻。就开始有经典语句传世,这是要成为一代宗师的迹象啊!

偏偏,这个未来的大宗师,脑袋里根本就没想过大清国,从里到外看他所作所为,都冲着掀翻这大清江山统治。乃至毁掉千百年的士族官僚统治格局!

之前,李鸿章还只是一种不敢断言的想法。那么现在亲眼看到最能干的义子如此表现,他终于可以认定这不是幻觉,而是迫在眉睫的绝大危机!

“好厉害的年轻人,好厉害的谋算!竟是让老夫都无计可施,简直……。”

李鸿章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立鼎1894】最新更新章节〖第二六八章 父子〗地址https://wap.275b.com/2_2485/2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