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九零章 顾问团,山东乱(二)(2/3)

的主要思想宗旨是发端于康乾之时的邪教铁布衫法或金钟罩。骨干力量都是富农地主毒贩子,活跃分子是当地不干正事的地皮无赖混混---这些人里一部分入了洋教。其余的才是没地没吃喝的农民,却都处于被蒙骗被驱使的末端底层。

如此一伙人,你指望他们觉醒革命意识,不只是费劲了,简直是难如登天。本身就是要革命掉的对象!若非杨浩不想看着他们白白送死,更不想他们日后闹腾的更大,这才要插手进来。至于说能够起到多大作用,事先没法下结论。

当务之急,还是先让他们能顶住清军的屠杀再说,下一步,才是将他们之中的进步分子选择出来,加以引导走向正路。

这边厢火烧火燎的忙活,袁世凯带领的定武军行动却非常迅速。

得益于存心要与杨浩兵马一较高下的德国人努力,这些来自直隶各省选拔的青年英才表面上都挺不错的。光绪皇帝圣旨下达,七千兵马三日拔营,兵出天津卫。以日行百里的速度不停行军,星夜兼程长途奔袭,一家伙冲出来一千多里,一路上居然没有掉队的。这等强悍,已经算是百万清军中独一无二的壮举了。

1895年4月中,辗转行进十五天余,定武军主力抵达济宁州。袁世凯设立中军营帐于此,一面派人与毓贤联络,并命曹锟率领右军第一营前出曹州,逼进单县。又以王士珍率领右翼三营,兵进成武,威迫曹县。其余各营,被其陆续分派,迭次进发,彼此之间相去不过半日路程,迅猛扑向目标所在。

如此凶悍果决的排兵布阵,把参谋营物处总办徐世昌吓得不轻,再三劝阻,袁世凯冷笑道:“兵贵神速,不能给匪贼任何反抗的机会。你可不要忘了,叛逆手中居然有了大批的军械弹药,从何而来?”

徐世昌他们之前也讨论过这个问题,算来算去,很有可能跟杨浩有关系。如此一来,他们早出击一天,就会让对方少一天的训练和准备,成功的把握更高。

另有一点,这是他们定武军练兵之后的第一战,如果不能打他个干脆利落,怎么对得起皇上的器重?他们这群人的前程,可就拴在这一次的作战上。不但要赢,还要不出任何纰漏。如此,才能让朝廷有了对抗杨氏新军的勇气和信心。

甚至可以说,朝廷的体面和江山的稳固与否,可能就在他们这一次出兵进剿的成败上了!

想到此,他也由衷的点头,不得不承认袁世凯的果决是有道理的。

杨浩的情报力量一直在跟踪清军的进度,袁世凯的先锋军一出,消息就传到了许衍灼那边。

刘士瑞等人一看朝廷大军压境,来的竟然还是最精锐的编练新军,登时慌乱不已,差点就要卷着铺盖仓皇出逃。不过很快就无奈的发现,这一次朝廷是动真格的了,河南江苏两省的清军都调动起来,把他们可能逃窜的路线掐断。就算完全挡不住他们,拖得一时三刻还是没啥大问题的。

大刀会的骨干们,都有家业老小在这里,离开此地就成了流寇,那种苦日子他们怎么受得了!

曹州府全境一马平川,一片山都没有。藏无处藏,躲也没地儿躲,四处都可以开过来兵马,形成不了交通要隘。他们的选择只有一条路,打!

一天之后,大军压境。王士珍的右翼三营在白花河畔停住脚步,与大刀会武装形成对峙。

按照许衍灼给出的建议,刘士瑞派人携带书信前往申辩,自称编练民众以自保,何错之有?

王士珍根本不给他任何机会,直接砍了信差的脑袋送回去,喝令刘士瑞立刻束手就擒,否则大军过处,必死无疑!

至此,大刀会上下再无侥幸之心。许衍灼鼓噪他们:“后退一步就要死全家!唯有顶住官军,才可能打出一条生路。最差也是个招安的结果,除了开打,别无出路!”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立鼎1894】最新更新章节〖第二九零章 顾问团,山东乱(二)〗地址https://wap.275b.com/2_2485/2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