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二四章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2/4)

不收藏的,保证随点随有。

身穿小马甲的年轻侍应生会以英语法语来应答,调酒手法娴熟,好似杂耍一般令人赏心悦目。

隐藏在角落里和天棚上的音响中放着悦耳舒缓的音乐,角落里、中间舞池可以满足大群还是小组人一起翩翩起舞。一个个可以随意组合的包厢卡座,提供大大小小的圈私聊场地。

有资格来的官员,多数早早来消费体验过了,但心中那股新鲜劲儿依旧没有半点过去的意思。

大清的官员绅士们换上了丝绸的马褂便服,有些也穿了西装,拖着长短不一的辫。洋鬼们燕尾服小马甲皮靴的标准礼服占多半,男士女士几乎都是从商业街大厦中购买的高档货,或者私人订制。

这一番衣香鬓影,大人物云集,堆积起来的奢华气场能把小老姓看瞎眼。

杨浩等幕后小圈透过单透玻璃幕墙俯瞰出去,众人啧啧赞叹:“杨先生这买卖都作出花儿来了,从里到外都是给您上杆送钱的。啧啧,真是令人叹为观止。”

杨浩谦虚的微笑摆手:“杨浩不敢居功。这些手段,都是我小姑的杰作。”

他是实话实说,论做买卖的手段,在场的有一个算一个,都比他强出倍。

这群人里面,有四大洋行买办,有四大恒董家的经理,有山西祁县乔家大德通的掌柜,有平日升昌李家东主,有江浙商帮的老板。他们哪一个不是凭一身本事打出偌大基业,手里掌握过千万两资本的大鳄?

想在满清统治下的无法无天环境下开拓出诺大家业,那真不是一般人能做好的。

用一个比较典型的人物来比较的话,赫赫有名的红顶商人胡雪岩。其成就堪称十九世纪八十年代前的巅峰。今天这一屋。以后的身价也都跟其差不许多。但却都被杨浩整合起来。

不过么,千年来,乃至若干年后,全世界仍旧是男权社会。杨浩第一个打出来的名号在众人心目中稳固不可动摇,尽管杨海心已经表现出过人的商业智慧,众人依然只把她当作是杨氏集团的一个操盘手而已。

日升昌李少东年龄与杨浩差不多,也是去西洋开过眼界的,为人最是激进。甚至连辫都偷偷剪掉。如今穿了一身得体西装,手举高脚杯笑道:“先生谦虚了。能将列强诸国和大清各派汇聚一堂,做成如此大生意,当世之间还不曾听闻有第二人所能做到。此事足可载入天下商界奇闻,更可作为mba经典案例教育众人。”

“正是正是!的确令人叹为观止!”

众人纷纷表示赞同。他们都是杨海心第一期mba培训班的员,脑袋里灌了一大堆的划时代的经典案例。这一次,杨氏却带着他们一起做成一个天字第一号的大项目,体会之深难以言表。

杨浩也颇为自豪的。这项目涉及到英法美意德俄比利时等列强洋人,掺和进来各国公使和洋行、银行。对内则是大清国清流帝党、维新派、后党守旧派外加各省督抚和杨浩这位造反革命党,外加一堆资产亿万的商业大亨。涉及金额超过一亿两白银。折合软妹币大约120-150亿之间。

在二十一世纪,这都算是大项目了。别忘了这还只是一年内就要开销出去的数字,而不是那种动辄要许多年分期支付的款项。

在十九世纪末的远东就更加吓人,大清国一年的财政收入才七八千万两,这都远远超出了!

其实商人们还有一条没敢宣之于口。他们往常都是依附朝廷官员做生意,无论商铺还是票号,没有当官的支持都走不远。胡雪岩当年支持王有龄起家,攀上左宗棠达到鼎盛,但随着左的去世而被斗倒破产。

大德通乔家也不例外,其总经理高钰与山西布政使赵尔巽堪称密友。赵尔巽不管到哪里做官,都让大德通处理其军政费用,以至于人称高钰是“二督抚”,可见一斑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立鼎1894】最新更新章节〖第三二四章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地址https://wap.275b.com/2_2485/3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