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四八章 北上见闻(五)(2/4)

中的热情。洗干净的脸上有向往的光彩,行进的步伐自信而有力。往来招呼交流的声音之中,洋溢着一股朝气蓬勃。

这是新朝定鼎之后才有的气象啊!

任何时候,如果民众都表现出类似的情绪,那只能意味着他们对新的政府充满信任与信心,对未来的生活提升有充足的期望,对现在的所有感到满足。

张之洞的脸色微微阴沉下来。非是他不乐意看到革命新区的改变,只是这种巨大的心理落差,极大的冲击了他一贯的观念。原本一些侥幸,随之被摧枯拉朽一般的打掉。

街头上,有穿着黑衣的警员在指挥交通,把变道乱行的人毫不客气的赶到右侧行进。企图闯进主街道的马车被驱赶到镇子外面的场地,严厉杜绝牲口和机动车辆开进狭窄的商业街内。

鼎沸的声浪好似要震翻了屋顶,一股极度旺盛的生机无形的弥漫在四周,令人不由自主的血行加速,精神亢奋。

张之洞不做评判,他一时还拿不定主意到底该用何等言辞来形容心中的感受。

一行人观察着两边的景象,不知不觉过了街心忽听得远处传来一阵响亮的呼喊声。那是一大群少年儿童清脆稚嫩的嗓音,齐刷刷的汇聚起来,有着穿云裂石的高亢,顿时将街市中的喧闹给压了下去。

“这声音……。”

张之洞扬起眉头,忽有所感。

马福益非常干脆的一把揪住店铺伙计,大喇喇的问:“这位小哥,麻烦请教,那边是何人在发声呼喊?”

店伙计给他吓了一跳,一抖胳膊挣脱开来,眼睛上下一扫,答道:“老兄是外乡人吧?那是咱们镇上的小学堂。好几百学生正出操练拳呢!怎么着。您那边没这场面?”

马福益咧咧嘴。一抱拳:“谢啦!”

转身与众人一说,黄兴眉头一扬,沉吟道:“哦?这却是稀奇了,咱们正好可以一观他们的新式学堂到底办成何种样子。”

张之洞不发表意见,跟他们一起快步走到街尾,见一座临街大宅被该换了大门,里面的花园庭院之间,许多处场地被平推成了操场。有上百高矮不一的少年穿着整齐的运动服。随着一名体育教师的喝令,一板一眼的跨步挥拳,进退有序。其整齐划一,形如叠浪,引得不少扒着墙头看热闹的民众不住赞叹。

马福益和黄兴仗着体格硬生生挤出几个位置,让张之洞得以从容观摩,一会儿下来,老头不悦的轻哼道:“好好的学堂,却要教学生舞弄拳脚,这岂不是要从小教导出一群武夫么?与那穷兵黩武之辈何异?”

黄兴肃然道:“长者此论学生不敢苟同。我中华之民自古文武并重。古之士子亦有六艺之学。唯宋代以来,书生只求六经文艺。并不懂实务,遂导致重文轻武,国家兵事不振。偏偏有那许多自以为是的书生冒任军事指挥之位,致令无数次的灾难性惨败。方今之时,列国强军兴国,中华要图强于寰宇,定要振兴武备。从小培养文武双全之新人,却正能缔造一代强大少年,为国家基础。”

谭人凤悠然道:“杨大先生倡言,人字两画,文武各支。千年以来,古人唯求文字上的造诣,忽略了自身的强健修养,如同瘸腿残废,岂能支撑起强大之国运?我中华数千年文明传承,各家经典之中皆载有修身之法,健体养护之道,不能大而化之,忽略过去。”

他的话比之黄兴更加的直白,反而让张之洞无法驳斥。

想指摘他胡说八道吗?精通各家经典的老夫子显然开不了口。即便是他们自认儒家正宗,无论孔子的《论语》,还是《中庸》、《大学》、《孟子》之中,皆有明确的教人如何养气修行以强壮自身的语句。

孔子与颜回的对话,几乎就是修行入门的标准教材。孟子的“浩然之气”,直接把各个阶段的心里状态和外在表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立鼎1894】最新更新章节〖第四四八章 北上见闻(五)〗地址https://wap.275b.com/2_2485/4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