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7章 分兵(2/4)

沈阳,持续三个月的松山之战暂告结束。

明军防守有方,建奴伤亡很大。皇太极回到沈阳后,许多居民痛哭流涕,他们的孩子再也回不来了。

史载:“军兵大半见败,大将数人亦为致毙,行街之人,多有惶惶不乐之色,城外远处,则坊曲之间,哭声彻天”。

金国凤以3千兵马击败10万大军,崇祯皇帝非常高兴,授予他宁远团练总兵官,世袭千户,享受国恩。

10月,皇太极不甘心失败,派多铎、豪格率数万兵马攻打宁远,再次跟金国凤对决。

此时,宁远城内有一万兵马,城池的坚固程度,也远非松山可比。

可惜,明朝后期将士的“军阀化”,坑了金国凤,也坑了明朝。

宁远兵马众多,但派系林立,号令不一,金国凤压根指挥不动。绝对听命于金国凤的,只有亲兵数十人而已。

金国凤无奈,却不退缩,即便只有数十人,依然敢于亮剑,主动发起进攻。

为了鼓舞士气,激发宁远守军的斗志,金国凤亲率数十人出城,与豪格所部在城北山岗上厮杀。

金国凤勇猛善战,手刃四十几人,清军不敢靠近,也不想跟他肉搏厮杀,便放箭射击。

战斗毫无悬念,金国凤所部几十人全部阵亡沙场。

金国凤的两个儿子,在肉搏战中伤重而亡,满门忠烈。

金国凤败亡原因,洪承畴明确指出:

“金国凤能打,以三千兵马破敌,守住松山。守宁远,麾下兵马一万多,兵败而亡,人心不一也。”

金国凤阵亡沙场,诉说着明朝后期的辛酸。卫所制度破坏后,朝廷又长年征战,明军出现了“军阀化”倾向,派系林立,指挥失灵,这是明朝灭亡的重要原因。

洪承畴看得很清楚,却也无力改变。松锦之战,洪承畴起初连战连捷,多尔衮、济尔哈朗、豪格被迫撤兵扎营,被皇太极削爵。

松锦之战最终失败,除了皇太极亲征,明军指挥失灵,各部配合不力是关键。

八大总兵出征关外,却各自为战,互不配合,不听主帅号令,岂能不败。

历史上金国凤和刘肇基皆因孤立无援而战死沙场,现在朱慈烺穿越而来,他绝对不会再让大明忠魂孤军战死沙场。

朱慈烺回忆一下历史上这几位的行为,一时没有说话,也未让他们平身,看上去有些走神,吓的这几位身体都有些微微发抖。

别看金国凤和刘肇基打仗时不怕死,但在大明神武皇帝面前绝对还是瑟瑟发抖,这就是龙威。

片刻后,朱慈烺终于回过神,微微一笑道:

“诸位将军,免礼平身!”

“谢陛下天恩,吾皇万万岁!”

吴三桂金国凤等人这才稍微松口气,急忙谢恩平身,随后退回两旁恭恭敬敬站立。

今天在宁远城可谓大明名将云集,孙传庭,周遇吉,黄德功,孙应元,曹变蛟,杨国柱,猛如虎,虎大威,马祥麟,阎应元,张煌言,燕雄鹰,金国凤,吴三桂,王廷臣,马科,贺人龙……

仅仅名将都如此之多,护 一些知名小将还不包括在内,要知道他们如今对建奴的战绩远在一些总兵之上。

崇祯太上皇目光在众将身上一扫而过,心里很是激动,有如此多大将和近二十万大军何愁建奴不灭。

尽管心里极为激动,但爱面子的他还是尽量保持平静,不想让诸将看出他激动的表情。

朱慈烺心情远比他老子太上皇平静,看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大明,盛世从太子监国开始】最新更新章节〖第617章 分兵〗地址https://wap.275b.com/332_332485/6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