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9章 内应(2/4)

年都要这样搞一次,这也太空耗人力了。

但去年就在的几个小童却说:“今年的人又多了呢。”

“对啊,多了好多!”

他才知道直到现在,还有人不停的往乐城涌来。

奇怪的是,大王竟然没有遏止此事。人并非是越多越好啊,乐城哪里养得了这么多人呢?世人传说大王慈爱心软,难道是真的?大王不忍赶走这些跑来乐城的人,就都留下了?今年街上又冒出大王怜惜郑人,愿意接纳郑人到此的消息,才叫赵理无话可说。

三人一直忙到年尾,直到这时才发现赵荟已经很久都没有派人来看望他们了。

赵理以为赵荟太忙了,没顾得上他们,他也很久没去给赵荟问好,见快过年了,就拿刚拿到手的俸禄好好打点了几样礼物,打算以同姓为姻的理由跑去找赵荟,也好让他们的关系能过个明路,日后再联系起来也方便。

不料,赵荟住的小院里人去屋空,灰尘落了厚厚一层,家里的粮食、行李、书全都不见了,屋子像是打扫过的。

让别人来看,会以为赵荟带着家人出远门了。

赵理以为赵荟回郑国了,但为什么没有跟他们说一声呢?他想办法托了一个往来郑鲁两地的商人去郑国时帮他送信,商人最近才回来,对他说,在郑国的赵家人全被郑王杀了。

“某费尽千辛万苦,也没找到尸首,惭愧,只得替你家人立了一个衣冠冢,也不敢锲上姓名,日后你若要去拜祭,在望仙城城北边的那个小山丘西面,有一排松树,下方的坟包就是你家人的了。”商人摇头叹息数声后,留下一句节哀走了。

赵理三人已经惊呆了,直到商人走了,他们三人都不信。

赵晶和赵时哭个不停,一边哭一边收拾行李,要回郑国去看是真是假,他们才不信呢……家里那么多人,怎么会一下子就死了?郑王因为什么要杀赵家?赵家只有赵荟一人曾在郑王身边为卿,也像个客人一样,从来不敢插手郑国之事的。

现在赵荟不在,赵家人有什么事能惹恼郑王?至使郑王要了赵家全家性命?

赵理拦住两人,如果一切属实,那他们就是赵家仅存的血脉。

他疑心赵荟是得知赵家在郑国的消息后才匆匆离开,都没来得及跟他们说一声。

但赵荟不可能没料到他们会找上门啊。再说就算赵荟走的时候没来得及留消息,这都走这么久了,也该让人回来看看他们,顺便给他们送个信。

赵理的心沉沉的坠下去了。

……会不会,父亲也出事了?

一头是远在千里之外的赵家,一头是赵荟的下落。赵理决定先找到赵荟,生要见人,死要见尸,无论如何都要找到他!

至于郑国……日后再想办法打探吧。

他说服了两个侄子,三人借着过年这段时间的假期,在赵荟住的街上四处打探,越打听,越是不安。

赵荟在最后出现的日子里早出晚归,有一日天快亮时才回来,孤身一人。

最后他就突然不见了,连家里侍候的下人都不见踪影。

以赵荟的心机城府,什么事会让他这么慌张忙乱?

赵理知道赵荟在莲花台有一个内应,他也会仿赵荟的字迹,也知道赵荟与人秘信时会在信尾附上什么字句。

唯有一点,他不知道赵荟的内应是谁。

现在看来,唯一有可能知道赵荟是出了什么事的,只有这个内应了。

他想把这个内应吊出来,就在莲花台宫门处的侍卫那里流连,用赵荟秘信中的诗句串成了一首小调,寄希望于这首小调能把这个内应给吊出来。

但直到现在,仍然没有人因为这首小调来找他。

“会不会这个人也遇到不测了?”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姜姬】最新更新章节〖第449章 内应〗地址https://wap.275b.com/33_33291/4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