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简在帝心(3/3)
喋喋不休。”>
太史公说: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这话是有一定道理的。人家是走遍山川,看惯世俗,是从无数实践中总结出来的;而不是像秦庸他们这般闭门造车,只知道从书里看。>
如果,就靠着他教的那些去治理地方,结果一定与前元一样:山高皇帝远,民少相公多。一日三遍打,不反待如何。>
在皇宫,天子所居之所,敢公然喊出造反口号,怕也就朱雄英一个;换任何一个皇子王孙,是绝对没有这样的胆量。>
被他震惊的不仅是堂内的秦庸、朱椿等人,连外面听墙角的朱标,脸也被气的如猪肝一般。>
在哪儿学的,还一套一套的。这么小的年纪,就敢顶撞师长,说出这么大逆不道的话来,将来长大了还得了?>
“子不教父之过,容儿臣先教训这逆子,再来向父皇请罪。”>
随即,捋胳膊,挽袖子,作势就出要进去,揍这个混小子一顿。>
可这刚抬腿,便被朱元璋抬手拦了下来。最听不得造反之言的朱元璋,此刻脸上尽是满意之色。>
这也可是理解,朱元璋是苦出身,从骨子里看不起儒生。还时常晓喻诸子、近臣:秀才顽,使之坚厚,毋败吾案。洪武五年,更是颁旨,将孟子逐出孔庙,不得配享!>
历代帝王传位,后嗣之君的德行、才能,其实都不是最主要的,关键是看其类不类己。朱雄英如此看待酸腐的文人,与他倒是十分的对脾气。>
“说说怎么了,他说的不对吗?什么大不大逆不道的,等朕与你千秋万代之后,这天下也由着他来坐。”>
“朱雄英年纪虽小,却不人云亦云,日后必定是经营天下的大才。”>
“看来,朕要考虑考虑,给他换个经世致用的师傅了!”>
说这话的同时,朱元璋不由在心中感慨,刘基死的太早了,要是还活着,把天资聪颖的朱雄英交给他,倒是相得益彰。.......>
合适的师傅,不是着急的事!文华堂成了鸡肋,对孩子们的学业没什么帮助,所幸裁撤算了。>
既然不用在这进学,朱雄英、朱允熥也可以迁到武英殿之西的武德殿去,政务之余朱元璋还可以亲自指导一二,至于生活上,便由宁妃负责好了。>
“父皇,您这。”>
朱标太明白了父亲是什么意思了,前番雄英差点不明不白的走了,蹊跷的很。>
他老人家便对吕氏这位后母也起了疑心,当即就找了个借口,剥夺了吕氏协理宫务之权。>
估计在那时候,心里就盘算好了,要将雄英兄弟二人迁出去。文华堂的事,正好给了正大光明的借口,同时也能保全他和吕氏的颜面。>
“老大,你给朕记住,不管是否与她有关,有些事,多防一手,总比事后追悔莫及要强。”>
“趁着你母后病重,朕无暇其他,就有人对东宫暗中出手。哼,好手段,好心机啊!”>
喜欢大明太孙朱雄英请大家收藏:(.sodu777.)大明太孙朱雄英搜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本章已完成! 请记住【大明太孙朱雄英】最新更新章节〖第二章 简在帝心〗地址https://wap.275b.com/355_35533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