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7章新书到了(1/2)
当第一个箱子被打开的时候,微微泛黄的纸张散发出淡淡的墨香,一下子就勾住了先生们的目光。
一尺长短的书册拿在手里和笨重的竹简相比,重量可以忽略不计。
比起昂贵的绢帛,造价上更便宜。
一想到这十几辆马车装载的全部是纸质书,嗜书如命的先生们心头火热,不用乔欣吩咐下去,一个个主动上前帮忙。
“这,这些都是?”
旁边陪着的大小伙子解释道:“对,都是,老夫人拿来了的四十多本书。要求咱们每本都印刷了上千册。
咱们村的牛车有限,一次性带不了那么多,只好多分几次运送。”
梁盛明随手捡起一本,指腹摩挲着微黄的封面,心下震撼不已。
《九经》两个大字用重墨标注,清晰了然。
除此之外,整个书面,除了右下角有一个“万丛书斋”的印记之外再无任何修饰。
翻开书本,字里行间不见模糊的墨迹,大小一致的字体,书脚下居然都做了数字标记。
梁盛明一眼就看出来了,这就是一本比拓印质量更好的书籍。
他曾经在南梁游历时,在某个大家族里见过拓印书籍。
但是比起自己拿起的这本书,他曾见到的那些拓印本,制作手艺就显得比较粗制滥造。
纸墨没有这么精良,字体之间的行书排版也没有这么行疏大气,干净整洁。
更不用说,乔家一出手就是几千册!
这已经比一个大世家的藏书阁还要多!
乔家一年前还是个食不果腹的平民之家,到底是如何做到,在短短几个月的时间里,印出来上千本的一模一样的书册?
就有那好奇的人问道:“不知刻一册书的造价几何?”
乔欣拦住口无遮挡的小伙子,笑着跟对方说道:“反正比竹简和绢帛实惠,学院的先生若是想出版什么书籍,乔家免费帮你们刻印,只是收益方面得五五分成。”
乔欣大大方方的说出合作的条件,丝毫不觉得跟一群读书人讨论黄白之物是什么掉价的事。
一听免费出版,不少人心思异动。
可乔家居然把他们的心血之作明码标价,然后拿去的一半的利润,是不是太市侩了些?
众人心思各异,却不影响彼此查看书籍的速度。
乔欣更是带人从每辆车子上抽检一箱书籍,重点是看一看,有些没有污染墨迹,排版错误,漏印等常见的问题。
用来做教材和出售的书籍,她一向制定最严格的制作标准。
教书育人是神圣的事,来不得半点马虎!
好在雷窝村的人并没有让她失望,所有抽检的产品都没有任何问题。
乔欣欣慰之余,也松了一口气。
乔家的印刷坊直到此刻才算是彻底的建立起来了。
雷窝村建立印刷坊,并不是一帆风顺。
最开始头疼的是模板的材料问题。
当下才发展出来的官方版刻都是以整版的木雕为主,一旦雕刻师刻错一笔,整个版面都得作废,前面的努力都付诸东流。
这种制作法子,之所以这么多年没有广泛流传开了,是因为它不仅成本高,浪费更严重。
一本书没有上百两银子是别想出版了。
一般人根本承受不起这个成本,还不如手抄本来的方便。
乔欣如今采用了几个世纪才完善的活字印刷技术。只要复刻出来,那效益是碾压式的吊打现在一切私人和官方的刻坊。
系统猜测到她的心思,一开始就给她推荐了用铅字刻字模的技术。
贵是贵点,可这段时间,她在郓城间接拯救那么多人,积攒了一笔不小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老祖宗她不好惹】最新更新章节〖237章新书到了〗地址https://wap.275b.com/356_356097/2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