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 龙篆,运符加持!(1/2)
红布铺底,中间放香炉,左右点燃两支蜡烛,烛照红布,红光提神醒目,点燃三炷清香,对着天上作揖行拜,插入香炉,法坛就开好了。
接着摆上砚台、朱砂、毛笔、黄纸等等,研磨朱砂,清水调匀,提笔蘸墨,书写祭天文书:
“弟子玄龙,上告昊天,为姚忠义、陈文慧夫妻祈求福泽……”
他的笔力浑厚,挥洒自如,一笔一画犹如烙印打在纸上,而古朴的龙篆字迹,赤红如血的朱砂,充满了古老神秘的气息,让人看一眼就感觉玄妙莫测。
旁边,姚忠义和陈文慧夫妻恭恭敬敬的站着,手里作揖,诚心祈拜。
姚三老爷、姚华秀、赵菲萱几人也在一旁,还有姚凤仪,他们也在默默的也祈拜着,希望姚忠义能有个后人。
祭天文书有一万多字,张凡原本要写五个小时,随着他的修为精进,速度越来越快。
并且修为达到了,他对道法的理解更加明白,书写的速度加快,字迹连写在一起,自然而然的形成符箓。
符箓是有“符”与“箓”之分,符是符文,箓是文书,由符文组成的文书,这就是符箓。
所以,符箓就是一段文书,连写在一起,也就形成了人们见到的符箓。
但符箓的连写,不是简单的笔画连接,而是通过图谶象形的变化。
天朝文字是起源于图谶象形,图谶分为“图”与“谶”,图是一个图形,谶是一句谶言。
古老的象形文字,一个字就对应一个画面或一句话,也就是一个图谶。
后世的文字演变,逐渐简化,一个字就只是一个字,需要字与字组合在一起,由此表达一个画面或一句话。
符箓的写法,也就是把文书重新组合成图谶,这就是一道符箓。
不过字体不同,组合的图谶也不相同,各门各派也有自己的组合写法,这个并无统一。
张凡从小就学习图谶象形,以前不通道行,只是单纯的懂得基础,现在通了道行,对图谶象形也有了感悟和理解。
以前需要写一句话,现在连在一起,直接变成了一道图谶符箓,立马就变得简单,只用了一个小时就完成了。
不过这样一来,也变得更加深奥了。
以前写的龙文,普通人还能看出个象形的大概,变成符箓之后,犹如传说中的“龙篆凤章”,完全就是天书一般的存在。
写完后,接着书写姚忠义夫妻的姓名和生辰,一边颂念,一边投入香炉焚烧。
香炉里,火苗摇曳,火光闪烁,龙文字迹借着火光显灵。
肉眼清晰可见的龙篆符箓,一道又一道的连续不断,随着火焰升腾,仿佛升入冥冥之中的太虚昊天,上达天听,沟通人神,祭告上苍以赐福泽。
在场几人见到这一幕,皆是惊奇张仙人的道行法力。
上次在姚家祖宅,众人已经见过张仙人开坛做法,不过这一次,火光里闪烁的符箓,明显比上次更加的清晰明了。
并且在火光的照耀中,几人都感到一股祥和之风,暖洋洋的,让人心神清明,神意盎然,犹如阳春三月沐浴阳光,整个人的精气神都为之一振。
祭文烧完,祈福法师完成,端下汤药,分别给姚忠义夫妻两人。
两人喝了汤药,张凡又把平安符叠成三角形,装进红布袋子,给两人戴在脖子上。
汤药与术法,双管齐下,希望今晚能一举成功。
“姚居士,陈女士,这会儿的时辰正好,你们切勿急躁,按照房中术的步骤,一步一步的来,尽量把那个……”
张凡的语气迟疑了一下,这事儿实在有些隐晦:“那个关键的时刻,尽量控制在十一点半左右。”
这个时间点,是他观测两人的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正经道爷,女居士请自重】最新更新章节〖第171章 龙篆,运符加持!〗地址https://wap.275b.com/356_356116/1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