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五章 感同身受(2/2)

本土士人驱逐的痛楚,他心里揣着一万个与燕氏开战的理由,却只能在瀛洲装出一副和和气气的模样,难道他就不难受吗?

难受,没有办法。

常言道一力降十会,燕氏比他们有力,偏偏还有狡诈,说真的,周瑜后悔了。

他不曾后悔,但这一次,他确确实实后悔前年给孙策建议据守大江对抗燕氏。如果前年他们向燕氏投降的话,如今孙权应该在邯郸过上比现在还好一些的生活,孙策也该还在世,大小乔也不会被田豫所夺。

一切都该是很好的样子。

现在说什么都晚了,周瑜足够聪明,聪明到他能看出燕氏用这个并不高明,甚至显得颇有拙劣的阳谋将兵马驻扎在瀛洲,下一步想的是什么。

他们成了砧板上的鱼肉,如果燕氏想要拿他们开刀,那他们用不了多久就会身死人手;如果燕北不想杀他们,或许他们还能继续活上一段,但结局都差不多。

不论死活,他们都没有能力再与燕北为敌了。

“仲谋,不如……向燕氏传信服软吧。”周瑜判断局势,最终那在手中的书简落在地上,颓唐地坐在一旁对孙权道:“让出骊州牧之职,请求回吴郡祭拜汝父。”

周瑜这个建议令孙权如遭雷击。

让他向燕北服软可以、议和也可以,但周瑜的意思显然不是这么简单而已。他的意思是完完全全地投降,这对其他任何人而言或许不是坏事,但是对他?

这个建议在很大程度上意味着他此生的其他时间,都将在邯郸城,远远看着杀兄仇人称王称霸,而自己却做一辈子质子。

投降,投降对所有跟着逃亡海外的武将文官而言,或许不是件多坏的事情,他们依然能够转仕燕氏,兴许将来还能做到更高的成就,但作为君主,投降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离死不远了。

孙权很年轻,他无法想象自己将来沦落在邯郸城会是怎样的景象,但此时此刻,天下或许有一个人能够真真正正地与他感同身受。

远在邺都的皇帝——他头上悬着的剑,要落下来了。
本章已完成! 请记住【纵兵夺鼎】最新更新章节〖第三百三十五章 感同身受〗地址https://wap.275b.com/36_36053/9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