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8章 入德州,雁门关(2/3)

这场突来的大雨,也并非一点好处没有,至少这大雨也对此时肆虐在河间府的鞑子大军,造成了不小的影响。

鞑子打下天津三卫后,多尔衮在随后两天,又分兵四路,分别攻占了保定,文安,青县,静海等周边数座县城。

多铎的先锋军甚至已经打到了沧州,速度已经算是很快了,但就是因为这场大雨,让他们不得不躲入城内休整。

这两天里,吴三桂率领的两万关宁铁骑,也终于赶到了京城。

吴三桂入京面圣,崇祯虽然在心里对吴三桂有些不满,但此时也不能过分苛责,直接将其划给卢象升统领。

随即,卢象升也在二十一日这一天出兵,正式朝着山西赶去。

而这个时候,阿济格率领的鞑子西路军,已经正式进入山西境内。

杜度率领的鞑子先锋,更是已经连下数座坚堡,俘虏上万百姓,劫掠无数,直比蔚州而去。

而这个时候,山西总兵贾长鸣终于解决了召集的,六万勤王大军的钱粮问题。

从太原发兵不久,刚走到忻口一带,就收到了朝廷派人送来的消息,知道鞑子入山西了。

“他娘的,这些狗鞑子怎么突然想起杀到我山西来了,真是麻烦。”

山西总兵贾长鸣收到这个消息后,当场脸色就垮下来,咒骂起来,知道自己麻烦大了。

随即,山西总兵贾长鸣立即率军继续北上,更是派出仅有的一支骑兵,让自己的亲信将领统帅,提前北上雁门关。

打开明末山西的地图,就会发现北面一半的山西地盘,都属于最北面的大同府和中间的太原府。

最北面的大同镇更是整个山西北面的屏障,也是整个大明北面非常重要的屏障,在这里足有十几个卫所。

这些卫所是大明用来抵御北面蒙古人,以及其他蛮夷入侵准备的,大同是大明北方少有的重镇之一。

只可惜,这一次鞑子是从东面来的,这就让大同镇北面的很多险要的关隘,似乎都派不上用处了。

但即便如此,大同依然属于大明最难攻克的几处重镇之一,不差给山海关。

唯一比山海关差的,或许就是大同这边没有那么多明军精锐,朝廷常年缺饷,让这里的十几处卫所,出现大量吃空饷的情况。

正常一个满编千人的卫所,其实能有三四百人就顶天了。

除了大同镇外,山西另外一处非常重要的关口,就是太原北面的雁门关,这里是从北面入太原府的必经之路。

山西多山,地势复杂,只要雁门关,宁武关这两座重要关口,掌握在明军手里,鞑子就入不了太原府,他们顶多在北面的大同府祸害。

其中雁门关更靠近鞑子从东面来的方向,而宁武关在西面,贾长鸣只派人前去提醒那里的守军,并没有派人马过去。

这也是为什么,山西总兵贾长鸣得到鞑子入山西的消息后,便如此火急火燎的派亲信人马北上雁门关的原因了。

与此同时,贾长鸣也派人,给此时的大同镇总兵姜瓖报警,让他小心鞑子来了。

第二天,贾长鸣再次收到朝廷的信差,知道卢象升要率军赶来,并且朝廷让山西所有明军,都要听从卢象升的指挥。

包括山西总兵贾长鸣,大同镇总兵姜瓖都不例外。

两天后,贾长鸣率军到了雁门关,看着这座险要巍峨的险关后,贾长鸣脸上总算是露出了笑容。

“总兵大人,刚刚蔚州传来急报,说他们那里已经发现了鞑子大军的踪迹,向我们求援。

不仅蔚州,广灵,灵丘,应州等地,以及安东中屯卫所的白满游击将军,也派人向大人求援。”

贾长鸣刚到雁门关后,就收到了北面大同东面好几个州县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穿越明末之重铸帝国】最新更新章节〖第698章 入德州,雁门关〗地址https://wap.275b.com/36_36485/4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