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七章 一箭绷弦(1/2)

这厮年纪不过二十出头样子,竟敢说闭门苦读了十年兵书,然后他还能舔着脸说自己根本不认识秦良玉。

那你都认识谁呀?直娘贼的研究的什么兵书?先秦的竹简吗?

堂堂之兵正正之师,社会大哥一般摆队形谈判,然后赢得就成春秋五爸了?

大明末年,习武之人必读戚继光兵法,必识秦素贞大名。

对了,秦素贞的大名,就叫秦良玉。

“原来这样啊,那么属下便跟守备大人说一说这个马门秦氏。

“此人的名头可太大了,军中传说,就算是当今皇上的父亲,太宗大汗他老人家,见到秦良玉都是掉头就跑。”

这厮对皇太极的英明神武不屑一顾,称呼也乱,还太宗大汗,到底是称帝还是称汗呢?

他又继续道:“就别说什么罗汝才张献忠之流,碰到她根本想跑都跑不掉,被秦良玉一次次打得跟孙子似的。”

“此话当真?”李广泽白毛汗都吓出来了,也不知道解答这位是在劝慰还是故意给他添堵来了。

“当真,必须当真啊,大西军两次差点儿被她灭掉,战场就离沅州不远啊,属下几个原来还是沅州的驿卒,勉强算是混迹军武多年吧,哪里不知道她的名号?”

“大明的驿卒,不是崇祯皇帝刚一登基,便全部撤销了吗?

你们是在哪儿当的驿卒?”

貌似守备大人的关注点一直不对路啊。

属下几个尴尬了,守备微微点头。

啊,他明白了,原来他们和自己一样,都是胡编乱造的履历,以前保不齐,他们就是跟同行李闯混的,估摸着连连被炒鱿鱼都是一起。

旁边一位属下看到有同行说漏嘴了,马上过来解围道:

“守备大人,咱们还是说重点吧,人说这个秦良玉呀,为人饶胆智,善骑射,兼通词翰,仪度娴雅。”

“对对对,王百户说的没错,还有人说她驭下严峻,每行军发令,戎伍肃然,你看人秦良玉这支明军的纪律,果然和左良玉的明军就是不一样啊。”

“她的所部号‘白杆兵’,为远近所惮,这个远近,自然也包括沅州。”

众人七嘴八舌,无非说得是秦良玉这个点子实在扎手,劝守备大人麻溜带着咱们风紧扯呼齐活儿。

然则令所有人意想不到的是,守备李广泽竟然手扶着垛堞不动如山。

众人心中捉急呀,守备大人却依旧淡定默不作声。

每逢大事有静气,毕竟出身世家,看来李家这湖广第一大族,十几代的积淀,子孙侵染良多呀。

有人暗自对李广泽的淡定竖起一根大拇指。

不多时,明军开始攻城了,这时李广泽虽依然没有发布任何指令,可只要他能往城头上那么一戳,便是给所有沅州守军服了一颗定心丸。

不过战局一开,弱势一方可不是只有信心便够了的。

李广泽的部众也并非全是乌合之众,少数几位参加过明末乱战的部众,开始不等李广泽的军令,各尽其责起来。

有人开始指挥城头的弓弩手放箭射杀扑上来的广西军。

侯性身披一挂重甲,手拿一柄青锋宝剑,还有一面长牌,这长牌还是他自己刚刚拿毛竹的。

他的一双绿豆眼从长牌后面偶尔探出来,小心翼翼指挥着一千士兵前冲,口中说着:别管我,你们上。

秦拱明手持一张铁胎弓和两个箭囊从他身边路过,难掩一脸的鄙夷。

“我说侯总兵,这里距离城墙还有两百多步,怎么,这就不肯向前再挪两步了?”

侯性的喉咙咽了咽,他一向是输阵不输人,就算是怕死,也不会写在自己脸上。

“秦二将军误会了,我这是在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残明霸业】最新更新章节〖第二百五十七章 一箭绷弦〗地址https://wap.275b.com/36_36783/2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