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五章 嘴仗(2/4)

莎贝尔公主的感情,都触动了人们的心灵,最后那声‘自由’尤其让人震撼,一段故事娓娓道来,不知不觉就让让沉浸其中,跟着故事的节奏起伏。虽然还是有不少的瑕疵,比如穿帮镜头相对有些多,比如历史的细节有所不同,比如华莱士的真实事迹,但这并不能掩盖这部电影的巨大魅力”

——《洛杉矶时报》菲利普?冈瑟

《勇敢的心》的预告片在播出之后没多久,博斯沃思影业就举行了首场试映,然后就有了这两篇观点截然不同的影评。前者尽极冷嘲热讽,如果不是有着专业素质的话,恐怕已经批评得一无是处;而后者则尽极夸赞,几乎快认为这是今年最好的电影了。

之所以会这样,看看刊登的两家报纸就知道原因了,基本上英国的影评人都对《勇敢的心》嗤之以鼻,甚至不加掩饰的表现出自己的厌恶。

“就算是按真实历史改编,但也得有个底线,我情愿没有参加这次试映。”某位英国影评人在自己的专栏里说道。

而美国的影评人虽然也有人认为改编得有些过,可大多数从电影本身出发还是认为这是相当不错的作品。

“这只是部电影而已,只要关键情节没有变化,细节上面自然可以为故事而做出改变。在几百年前的时候,华莱士反抗过英格兰吗?当然苏格兰独立了吗?当然那么还有什么问题?这只是部电影而已,不是纪录片。”面对英国同行的质问,美国影评人随即反驳。

“或许应该为某些人普及下底线的意思,就如同约翰尼那篇文章所提到的那样,在华莱士背叛的时候,伊莎贝尔公主才不过几岁,可电影中她却来到了英国还和华莱士产生了感情,这真实太荒谬了,阿德里安是否考虑过尊重历史?”英国人马上进行反击。

“如果有留意的话,就会发现最后的字幕当中,职员表过后写着一句‘本故事并非真正历史’,我想肯定有很多人都没注意。这只是部电影而已,为什么不能放下那些东西而从电影的角度去分析呢?那些壮烈的、激昂的、唯美的情节和场面,难道不是一部出色电影所应该拥有的?”美国人半嘲笑的写道。

“请注意,优点是优点,缺点是缺点,不能因为存在优点而忽视缺点,更何况这缺点很可能大过优点,从而影响到电影的整体素质”参加试映的英国影评人虽然比美国人影评人少,却在嘴仗上面丝毫不落下风。

两种矛盾的尖锐的观点撞击在一起毫不相让,95年12月的中旬,娱乐新闻中除了那些固有的八卦绯闻以及各种争夺圣诞-新年档的电影外,就数关于《勇敢的心》的嘴仗最引人注目了。这在普通人当中引起了巨大的反响,就像阿德里安当初那部《霍华德庄园》那样被勾起了好奇心,一部怎样的电影会让两个国家的影评人如此争吵不休?

“当然,我当然要去看,能吵成这样,应该是部很意思的电影,不是吗?”某位英国人在街头被记者问道后如此回答。

“那还用说,奇迹导演的作品肯定很出色。”美国人则毫不犹豫的选择了支持。

随着嘴仗的发展,其他国家的媒体也都被卷了进来,国记者就表示很期待这部电影上映,一来想要知道阿德里安到底把那段历史修改成什么模样了,二来很看好苏菲?玛索的表现。反而是同一国家的苏格兰媒体却向之前那样,借口没有人参加试映不清楚电影的具体内容而保持中立,即使有部分人想要鼓吹下苏格兰独立的光荣的历史,也因为没有参加试映而且收集的资料不全,英格兰和美利坚的媒体又各执一词而作罢。

虽然如此,却并不能让嘴仗停止,最后连《太阳报》也坐不住了,放弃了已经再无进展的奇迹导演的绯闻,然后分别在英格兰和苏格兰故意做了两次调查,内容是是否支持奇迹导演的新电影。最后的结果是在英格兰,支持仅为15.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好莱坞之王】最新更新章节〖第九十五章 嘴仗〗地址https://wap.275b.com/37_37625/3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