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严族规原不虚,现代高科作证明(1/5)
现代科学证明,陈省华的说法是科学的,请看——
姓氏:不亚于“四大发明”的发明
中国人的姓氏有这样两个特点:一是源远流长,从上古的伏羲时代开始中国人就有了姓氏。舒骺豞匫至今巳经五千多年了;二是中国人的姓氏是按照父系传承的,即只是在男子中一代代地相传,比较稳定。事实上,这一点恰恰与遗传学中的y染色体的传递方式相一致,y染色体就是只沿着男性这条脉络下传的,除了极为罕见的异常,一代代的只要是男性,就会一直传下去。
现在人们都知道,人有二十三对(四十六条)染色体,其中x和y染色体是控制性别的。在男人的精子中,一半含有x,一半含有y;女人的卵子含有的都是x,组成新的染色体对xx时,就生女孩;当精子中的y与卵子中的x相遇,组成xy时,一个男孩就诞生了。当这个男孩再生男孩时,一定是这个y又一次被选中,与一个卵子中的x结合了。除极个别情况外,如果一个家族一直有男孩诞生的话,那么这个家族的染色体y就一直传下来了,而且是同一条祖先染色体的复制品。
我们的祖先太聪明了,他们在五千多年前就用“姓”给自己的家族做了命名。当然,我们的祖先这么做的时候,想到的不仅仅是标识自己,区别他人,很重要的是为了避免近亲繁殖。但是他们没想到的是,此举一下子给他们家族的染色体打上了标记。从某种意义上说,我们的姓氏,就是染色体y的姓,因为生生死死,承载着姓的一代代人都消失了,但染色体y却与“姓”结合在一起,流传至今。姓的传递,就是y染色体的传递。这真是人世与自然神奇的同构。是天人合一的典范。我甚至认为姓氏是我们中国人的一项伟大的发明,是一项不亚于四大发明的发明邂。
欧洲人有姓我历史不过一千多年,日本人在明治维新以后才有姓,才几百年。为什么中国人最早发明了“姓”,而且“姓”在中国以够延续下来?我猜想原因有二:一是汉语文字的简洁。单音节,一字一音,用来做姓,方便好用。西方人的语言文字用来作姓,就不如汉语方便,我们都曾有过记不住外国人复杂冗长姓名的感受;二是早在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了中国,废除了分封制,推行郡县制,郡县制需要户籍制度配合,所有人要登名造册,这是中国人的姓能够流传、普及、巩固以及人人有姓的重要原因吧。
中国人在传统上特别看重生男孩,古人云: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原来我以为这种现象只有文化、经济和社会方面的意义,现在看来,度非如此,这其中有着更深的生物学上的意义。
男孩是染色体y的承载者,而人体其他45条染色体在人类一代一代的繁殖过程中被反复地打乱重组,加之配偶的染色体不断补充进来,从某种意义上讲,其实就是基因被逐渐地“稀释”。比如,你的儿女只继承了2/1,随着时间的推移,祖先的基因越来越少,最终最乎于无。但是除了少数的突变外,y染色体躲过了被“稀释”的命运,它将随着这个家族的男性成员一直延续下去。也许这正是中国人喜欢男孩子的深层原因。因为只有男孩子继承了真正祖先的一点遗产——y染色体。这才是一个家族一直没变的东西,是一个家族真正的血统唢。
“姓”告诉我们的,不仅仅是传承,更重要的还有竞争。
俗话说:张王李赵遍地刘。说的是中国有些大姓集中了众多的人口。看一下今天新百家姓的排行榜:前19个姓,巳经包括了汉族人口的一半。但是中国人的姓氏现今仍在使用的达到4000多个,也就是说,不到0﹒5%的姓,占据了50%的人口,这种现象不是天生的,而是姓氏经过竞争而逐渐形成的。中国历史上曾经存在过23000个姓(中科院遗传发育所袁义达教授所搜集),但后来有些姓氏逐渐消失了,仅剩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义门演义】最新更新章节〖森严族规原不虚,现代高科作证明〗地址https://wap.275b.com/37_37913/2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