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四章 大阪兵(2/2)

这无疑令原本经济就因为侵华战争而越来越难以支持的日本进一步滑入了深渊......

不过若是仅就当时来说,抗联主力南渡松花江的最大意义还在于迫使日军大本营对关东军进一步增兵。而且将其兵力一直增加到了70万,如果再算上大兴安岭以西的日军。则几乎达到了80万之众。在这个前提下,日本军部无论如何努力,在1938年12月之前也只能将华中派遣军的兵力增加到100万左右,其中徐州一带的日军总兵力也不会超过80万,这个数字虽然依然很大,但与鬼子将大半兵力全都投入中原战场相比,十五集团军与八路军的压力总归要小了一些,无论是歼敌的难度还是所需付出的代价也都要小了许多......

即便是80万,也不是那么容易吃下的,赤色党这次也是豁出去了,不惜冒险让八路军主力50多万人南渡黄河进入中原,再加上中原边区紧急动员的30万部队和十五集团军主力近40万人,总兵力不下120万,必要时还能再从山东征兵。不过如此庞大的部队,而且还分属两大系统,如何协调一致便成了一个大难题,好在伟人对此早就深思熟虑,张浩虽然缺乏军事指挥的经验,但是资历、地位与功绩却都足以胜任前委书记一职,在此基础上再让彭总指挥八路军和中原边区的动员部队负责西线,十五集团军司令部负责东线,这样便可以避免八路军与十五集团军之间因为主次问题而闹别扭......

注1:虽然考虑到机动力的因素,抗联缴获到重炮之后直接就让人运回了北满根据地,而没有带着上路,但此战期间就连抗联的轻型火炮也被日机的空袭摧毁很多,目标更大的重炮就更不要说了,以徐向前的军事天才,不可能联想不到这一点。
本章已完成! 请记住【重生抗战之军工强国】最新更新章节〖第三百四十四章 大阪兵〗地址https://wap.275b.com/38_38043/3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