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一章 护航驱逐舰(1/2)

中方提出的设计要求是,航程不少于3000海里、吨位在1000-1500之间、主要用于反潜、但也具有不错的防空能力与一定的对海对岸攻击能力。也不知道是不是历史的惯性,听了中方的要求之后,这个时空的美国人还是将其命名为为护航驱逐舰......

这款本时空的第一种护卫舰的设计主要由美国专家来完成,中国技术人员则以习为主。没办法,国内这方面的基础太薄弱了。按说其实早在北洋军阀时期,中国就有建造万吨巨轮的设备条件了,但只有江南造船所在1918年至1919年接受美国订货,制造过四艘万吨货轮,而其后却一直要到将近50年后,中国才再次造出,而在此期间中国造船工业至少在硬件上明明是持续进步的,乍一看似乎很令人费解......

之所以会这样,主要是由于中国期缺乏合格的船舶设计人员(注1),解放前能够造出那四艘万吨轮是因为美国提供全套设计图纸的缘故,而胡卫东虽然记得不少经典战舰的结构图,但精细程度达不到专业水准不说,还都是战列舰、航空母舰等主力舰的图样,根本就用不上,这也难怪,即使是再狂热的战舰爱好者,又有几个对潜艇以外的中小型舰船感兴趣并花大量时间搜集资料呢?

由于二战时期潜艇的航速很慢,因此反潜舰艇的速度只需要能够跟上舰队的巡航速度就行,所以经济性更好的柴油机就成了这款“护航驱逐舰”的首选,而由于美国所产的船用柴油机性能不佳(历史上美国以柴油机为主要动力的舰船最大航速普遍也就在20节出头,与德国柴油机动力舰船二十七八节的最大航速根本无法相比。),后来中国赤色党与德国秘密开始全面合作之后,便将其换成了德国货。使得该舰的航速与续航能力都有了明显的提升。而德国派来中国的军舰设计师更充分展现出了领先于世界的结构科水平,将这款护卫舰的内部结构进行了重新设计,使其适航性和抗沉性都有了大幅度的提高。融合了美德两舰设计思想精华的改进型与中福国际在美国订造的4艘(单价800万美元)相比简直是脱胎换骨。以致于后世的军迷干脆就将其视为两种不同的军舰,这款被命名为“江南级”的护卫舰基本参数如下:

满载排水量:1520吨;

主尺度:全93.27米,全宽11.13米,吃水2.67米;

航速:21节(改进型为28节);

舰员:186人;

主炮:单管127mm高平两用炮2座;

副炮:单装88mm高射炮4座;

鱼雷:三联21吋鱼雷发射管1具;

防空兵器:单装57mm高射炮4座。双联装37mm高射炮2座,双联装25mm高射炮2座;

反潜兵器:深水炸弹投掷槽2座,深水炸弹投掷器8座。火箭深弹发射器2座。

除了作战舰艇,中福国际还购买了登陆舰等吨位较大的辅助舰船带回国内仿制乃至改进,虽然其中一部分舰型其实不能算是“非进攻性武器”,但因为西方人期以来对中国的蔑视,美国人大多都认为只要封锁技术,中国就不可能自己设计建造出大型的军舰,而“没有强大的远洋海军。这些舰船只是玩具。”,因此这些辅助舰只的采购并没有遭遇到胡卫东预料的巨大阻力......

其实,如果按着胡卫东自己的意思,成品的军舰他是一艘都不想买的,但是某些军舰的建造技术美国人不肯转让。只能将成品买回去山寨。更重要的是,如果只买技术和设备,那么就只有上游的造船机械生产商大获其利,而美国海军与造船厂却得不到太大的好处,难免不在暗中下绊子,这也算是一种变相的收买了,道理就和后世的中国政府购买大量美国国债一样,说到底还是中国现在的国力太弱了,尽管比起当年人家直接开着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重生抗战之军工强国】最新更新章节〖第三百九十一章 护航驱逐舰〗地址https://wap.275b.com/38_38043/3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