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一章 胜利余波(1/2)

s:感谢书友“钢镚与铜板”投出的月票,再次求推荐票_

“天网”近防火炮的射速远远超越了这个年代人们的想象,那个驾机冲在最前面的日军飞行员连惨叫声都没来得及发出,就与他的那架俯冲轰炸机一起被命中机身的至少上百发25mm炮弹撕成了碎片

“这炮是真好使,指谁谁死啊,我进这个炮班以来,还没见那架鬼子飞机被其瞄上了之后还能飞回去的。就是这炮弹用起来也太快了,一梭子就是300发,备弹只够打三次(军舰的弹药库里自然还有储备,但是炮班的手边只有900发炮弹可用,毕竟堆太多的话,且不说殉爆的威胁会成倍增加,“天网”的炮座上也得有地方放才行。)”,这个炮班年纪不大却已经身经百战的老班感叹道。

“这种火炮本来就主要是用来威慑敌人的,你看鬼子不是被吓住了么?”,一个有着高中化的新兵抓紧时间卖弄道。谁知他话音刚落,就见一架尾部拖着滚滚浓烟的敌机竟然朝着致远号撞了过来

炮班连忙操纵这门“天网”对其猛烈开火,直接就将其打得凌空爆炸,那个高中生这才松了口气,同时还不忘补充道,“还有一个作用,就是解决这些能够对军舰构成致命威胁的目标”

鬼子飞行员进行自杀式攻击可不是他活腻了,实在是两舰的防空能力太过强大。以致于不少鬼子都心生绝望,才无奈地选择了这种极端的做法。不过严格来说,日军没能取得胜利与其本身的问题也有很大关系,自从当初在世界上率先放弃了鱼雷轰炸机之后,日本海航轰炸机的攻击方式就只有高空的水平轰炸和低空的俯冲轰炸两种,而其中的水平轰炸方式,由于鬼子飞行员近乎变态地追求投弹精度,因此投弹高度往往会放低到2000米左右、而不是通常的3000米甚至4000米,虽然800公斤的重磅半穿甲航空炸弹即使在2000米的高度落下依然足以击穿除了新型战列舰以外任何一种军舰的水平装甲,但是轰炸机本身被敌舰防空火力击中的概率也不可避免地增加了至少好几倍。别说是大口径高射炮。就连小口径的速射炮(“密集阵”除外)都能够得着了(s:珍珠港事变之所以能够取得那么大的战果,除了偷袭的因素外,港内的战列舰多已老旧,舰上防空武器、尤其是小口径高射炮配备不足、水平装甲厚度也不够。同样是不可忽视的因素。);而同时一样是为了追求投弹精度。鬼子的轰炸机飞行员投弹前一定会尽量保持平飞以减小误差。可这样做同样增大了日军轰炸机被敌舰防空炮火击中的概率

至于俯冲轰炸,倒是要比水平轰炸灵活得多,但问题是日军的俯冲轰炸机载弹量普遍偏小。不管是陆航的三菱九七式轻型轰炸机、川崎九八式轻型轰炸机,还是海军新装备的九九式舰载轰炸机,载弹量都只有400450公斤,而机腹挂载的航弹更是只有250公斤重。客观地说,250公斤的航弹虽然威力略显不足,但对付重巡级别的军舰也勉强够用了,可问题是

战后叶飞感慨道,“老军(胡卫东)对小鬼子的脾性摸得太准了,他就知道鬼子一定会集中轰炸炮塔等要害部位,想要将咱们的军舰一下子炸沉,所以让造船厂特别加强了这些位置的装甲(不光是简单地加厚,而且换用了最新型的双面硬化装甲钢,使得两舰要害部位的防御力甚至超过了金刚级战列舰),结果小鬼子还真就死命地往这些位置扔炸弹。不过也得感谢鬼子投弹太准,如果扔偏了砸在其他位置,可能反而会比较麻烦”

就这样,特遣编队以不足百人的伤亡(其中牺牲29人、重度伤残11人,由于舰上医疗条件相对较差,因此永久性减员的比例较高。)击落击伤敌机六十余架,令台湾日军航空部队孤注一掷的疯狂攻击完全破产,带着他们几近30万吨的辉煌破交战绩和并未受到实质性破坏的两艘军舰摆脱了日军侦察机的追踪进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重生抗战之军工强国】最新更新章节〖第四百六十一章 胜利余波〗地址https://wap.275b.com/38_38043/4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