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一章 讨价还价(下)(1/2)

此外胡卫东还特别要求日本当局将在华被俘日军官兵以及日本平民当中的30多万日本技术工人(包括咱们用技工速成法培训出来的那些)乃至更高级别的科技人才在日本的家眷全部送到中国,并表示可以以此充抵10亿美元赔款(但路费及安家费由日本政府负担,虽然这批费用也不是一个小数目,但因为可以用日元支付,日本政府还是拿得出的。),这样做表面看来中国是亏了,但是能够令那些日本技术人才安心在华工作,他们后半生(考虑到这些人普遍较为年轻,其实应该称为“后大半生”更准确些。)所能创造出来的价值,又岂是本来就不可能拿到手的十亿美元所能相比的?

此外,胡卫东还暗示日本代表说,若是日本能够将在华掠走的物主动归还,那么中方也可以酌情减免一部分赔款。这样做也是没办法的事,如果强要,以小鬼子的德性,有很大的可能会藏起来却伪称已经丢失、甚至狡辩说他们根本就没见到过那些物,而在中队无力登陆日本本土的前提下,这很可能演变成无休止的扯皮,对目前急需停止战争开始国内恢复重建的中国来说十分不利,毕竟日本好歹还有美国提供经援,而中国只能全靠自己。而且万一小鬼子老羞成怒将那些重要物毁了来个死无对证,那损失就更大了,还不如用这本来就不太可能拿到手的钱利诱日方主动将其交出来,说起来也是日本现在经济困难。又还不甘心成为美国的附庸,中国才有要回那些重要物的机会

不过值得一提的是,胡卫东并不是一个物专家,他更关心的是那些古籍,其中他尤其重视的是历史上最终不知所踪的《永乐大典》,虽说抗战时的《永乐大典》已经是残缺不全了,但比起历史上后世仅剩的一点散卷,内容还是要丰富翔实得多,更重要的是,《永乐大典》没有经过满清统治者的肆意删改。因此若是《永乐大典》还在。后世困扰史界的很多疑问就很可能找到答案。

日本人自然深知《永乐大典》等古籍的价值。但在巨大的现实利益面前,急于摆脱眼前困境的日本当局还是主动将《永乐大典》等中方代表团拟出的重点名录中的珍贵物尽量返还,而在名录之外的次要物还是被鬼子私藏下来不少,但多少也归还了一些。总比之前什么都拿不到要强。说起来还是中国国力不济。否则当初日军根本就不敢踏上中国的国土。这些物又怎么会流失海外呢?

另外当初中方要求日本当局不再迫害日共等左翼人士并给予其出版、宣讲、结社等应有的自由,承诺放弃以侵略扩张为中心的期国策一事,日方虽然不可能全盘接受。但也作出了一定的让步,他们同意给日本各阶层的人士以三大自由(其实这里面有问题,但胡卫东一时失察,忽视了日本黑社会这一特殊因素,不过胡卫东也给日方埋下了不少地雷。),但要求日共从此放弃武装斗争,并全部公开身份。对此胡卫东的答复是可以说服日共在日本政府没有横征暴敛的前提下暂停武装斗争,而是否公开党员身份是日共成员的个人自由,赤色党作为一个外国的政党无权干涉,听得日本代表连翻白眼,但他们终究不想因此令谈判破例,因此这一条也就这样双方各让一步,勉强达成了妥协。

而对于承诺放弃侵略扩张的期国策一事,日本代表回答得很有技巧,他们只说日本当局对侵华战争给予两国人民的伤害而深感痛心和后悔,却绝口不提要改变国策,对此胡卫东也没有强求,反正以现在中日两国的军事实力对比,只要中国自己不出问题,日本就决计不敢再犯,至少鬼子公开道歉了,这可是历史上直到21世纪都没有的事,因此胡卫东也勉强可以接受,国与国之间的谈判归根到底还是要以利益为重,如果执着于意气之争,就未免太不负责任了。至于日本以后会不会转变目标去侵略别的国家,胡卫东才不会操那个心,他深信只要中国完全发展起来,无论敌人有多么强大,中国都无需畏惧,这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重生抗战之军工强国】最新更新章节〖第四百八十一章 讨价还价(下)〗地址https://wap.275b.com/38_38043/4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