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三十六章 石油化工(2/2)

机会(农业生产中的地膜覆盖技术成熟后,超薄的塑料薄膜才开始大量生产,但因为用量较大,农民又普遍节俭,所以回收率并不低。),而那些较厚的塑料袋则因为国营的废品收购站以相对高价回收,缺乏现金(计划经济体制下,教育、医疗等基本福利都是免费,基本物价也相对便宜,但工资则定得很低,这样既能保障弱势群体的基本生活,也能大大减轻外国商品对国内企业的冲击【进口商品价格太高,老百姓买不起。】。)的中国百姓很少会蠢到直接丢掉而不是拿到废品收购站去换钱,那些不能自然降解的其他商品也都是如此,这样一来不但大大减少了污染,还节约了很多资源(历史上七八十年代之交,联合国还因此称赞当时的中国是世界各国注重环保节约的典范)。

注1:主要是日本欠下的数十亿美元债款无力偿还这个死结,以太祖和胡卫东对日本民族性格的了解,自然知道他们不会甘心老老实实地当裤子还债,而会像德国那样铤而走险,而美国人却只考虑到日本根本无力与自己抗衡,而低估了这个民族骨子里的疯狂,这方面没有过切肤之痛,是很难明白的

注2:棉花耐盐能力超强,所以最近央视报导的那个什么转化盐碱地为良田的科研项目有很大水分,因为棉花本来就能种在盐碱地上(当然也要看程度,不过新围的滩涂很快就可以种植棉花,足以说明棉花耐盐能力的强大。),什么时候能让改造后的盐碱地种麦子(水稻需要大量的水,事实上水稻田本身就有退盐的效果,只要能够种上水稻,盐碱地过不了多少年就能变为良田,因此目前中国的盐碱地大都分布在缺水的北方。),那才能说是重大突破

注3:由于历史上苏联与中国建国时都是全面落后于西方,又没有胡卫东这样先知先觉的穿越者指导,只能跟在西方后面拼命追赶,所以很少有人意识到,其实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只要国家舍得投入,在起步差不多的情况下,紧跟甚至超越世界先进水平并不是难事,70年代末的时候中国那么穷困,也依然已经有不少领域接近甚至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何况如今的中国基础更好,新兴工业领域起步还是最早?(未完待续……)
本章已完成! 请记住【重生抗战之军工强国】最新更新章节〖第六百三十六章 石油化工〗地址https://wap.275b.com/38_38043/6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