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8 谈判(1/2)
我看着桌上的水杯,有个更大胆的尝试“张教授听过侵润式微影技术没有?我听到消息说你们呆湾的第一大芯片代工厂呆积电开始研发这种技术了!”
所谓浸润式微影技术,就是在晶圆上泼上一层特定厚度的液体膜,当光线透过液体膜时,会发生折射,从而将原本较大的投影进行缩小,带来的显著变化就是制造工艺的显著提升。
这项技术在八十年代就已经开始研究,不过研究人员发现,液体泼在晶圆上,可能会带来无法意料的后果,而且液体中的气泡会严重影响晶圆芯片成品率。
光线的波长很快发展到90纳米,作为干式光刻技术目前已经发展到了尽头。此刻,对湿式光刻技术就有了迫切需求。
“这个我有所耳闻。只是湿式光刻技术研发难度实在是太大了!而且投入的研发资金实在是庞大!”张玉京说道。
“张教授,资金完全不是问题。难度再大只要舍得投入迟早能克服的。我们现在技术落后就要舍得投入重金去研发新技术。实行弯道超车!
而且我听说你们呆湾的林本健先生就是这方面的大才。我希望能邀请他到我们的合资公司主导湿式光刻技术的研发。
张教授速度要快哦。我听说呆积电也在考虑邀请林本健先生主导研发湿式光刻技术!”
张玉京默默的思考了10几分钟后才幽幽的说道“既然陈生魄力那么大,那张某人也舍命陪君子了!干了!”
我拍着手掌说“张教授好样的!我们干事情就是要豪气,瞻前顾后的是没前途的!
还有现在的铜制程技术国外也有所发展。我认为铜制程技术以后会取代铝制程技术的。
我们可以买下IBM的铜制程技术。但IBM的技术强项只限于实验室,在制造上良率过低、达不到量产。所以技术买回来后我们还要投入资金去研发可以实现制造量产的技术!”
“陈生,一下子投入两个耗资巨大的研发项目...资金压力上面会很大啊!”张玉京面带愁容的说道。
“我了解张教授所担忧的事。资金方面张教授您可以放心。我随时可以为合资厂注资的。如果还对我的实力有所怀疑的,你可以向汇丰银行的张文玉小姐了解了解。10到20亿美金我随时可以抽调出来的。即使超过20亿美金也不是没有。
而且,张教授也不用担心注资后公司会被我控制。我现在向你保证,只要张教授你一天不主动离开公司。公司都归你管理!”
“好!陈生我现在马上赶回呆湾处理完那边的事情就回来。争取工厂尽快实行量产!”张玉京激动的站起来说道。
“张教授不急。虽然我可能比你更希望芯片厂尽快量产。可是我觉得张教授您回呆湾后还是先召集我们的两个研发项目的人才。研发总部就放在我们的芯片厂所在城市吧。
那些愿意来大陆工作的人才,我们愿意出他在呆湾的两倍待遇。如果技术是过硬的,更高的待遇也不是不可以!”
对于芯片厂的量产我相对不是很急。目前特斯拉所用的芯片基本都是我的晶圆代工厂生产的。我比较急的事两个研发项目的人才。尤其是林本健这个人!
“张教授,谈了那么久。到了吃饭时候了。我们先去吃饭吧。我在阳城酒家定了个包间。试试正宗的粤菜?”
“那就感谢陈生的招待了!呵呵~”
“张教授客气了。以后还是叫我阿旺吧!阿旺听起来比较舒服。”
“哈哈~那就叫你阿旺吧!你也叫我老张好了!”
......
“老张,这个张文玉小姐就不要介绍了吧?
这位是我的女朋友黎晓云。
晓云,这位石张玉京张教授!
大家都坐!
服务员上茶。十分钟后上菜!”
“呵呵~看到陈生和张教授这么开心。是不是合作谈好了?”
我点点头说“大体框架谈好了。细节上的问题后面慢慢再细谈。
对了,张小姐不知道汇丰银行有没有大型农场这方面的资源。我想收购几个大型农场!”
“我们汇丰各种客户都有。即使暂时没这方面的资源也很快能协调好的。不知道陈生您对农场有什么具体的要求呢?据我了解巨型私人农场资源比较多是北美的美国和加拿大。”
“美国和加拿大就算了。我可能这辈子都不会踏上这两个国家的领土。
我想在泰国和马来西亚收购一些可以种植水稻的农场。
新西兰收购可以放牧的牧场。
巴西收购可以种植小麦、玉米、大豆的农场。
面积越大越好!最少都要1万亩以上的。最好是收购的农场能合并成巨型农场就更好了!”
“没问题的。刚刚才结束经济危机。好多东南亚的农场在出售。这个我们有资源。
新西兰也是汇丰的传统业务市场。牧场资源不缺。
巴西这边我们的业务比较少。不过最近好像有个10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重来但求岁月静好】最新更新章节〖218 谈判〗地址https://wap.275b.com/397_397268/2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