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 长安乱(六)(2/3)

作品:《汉末风云之大夏帝国

候在丰城附近截获皇甫嵩急奏。皇甫嵩服了韩遂和马腾,正率两万西凉大军向长安杀来。李傕和西凉诸将心急如焚,督军狂攻。

八月十一,上午,长安。斥候急报,西凉前锋铁骑已经到达武功城,距离长安只有两天的路程了。

李傕急告西凉诸将,如果今天不能拿下长安城,大家就等死吧。

在猛烈的战鼓声里,王方、樊稠等西凉悍将亲自率军攻城,激烈的厮杀声响彻长安上空。

城内守军大多是扶风和冯翊两郡的郡国兵,没有什么作战经验,士卒们死伤惨重,城池岌岌可危。

中午,樊稠率领亲卫屯杀上南城门。成廉率军反扑,双方死战。

这个关键时刻,防守南城内的部分西凉兵突然倒戈,打开了城门。

浴血奋战了八天的攻城大军呼啸而入。

司徒王允、太常种拂、司隶校尉黄琬、城门校尉王欣等大臣率军拼死抵挡,双方展开了激烈巷战。

长安城内霎时尸横遍野,血流成河。

司隶校尉黄琬、城门校尉王欣先后力战而死。太仆鲁馗、大鸿驴周奂在撤退途中被乱兵所杀。司徒王允和部分大臣退守皇宫。太常种拂拒不入宫,在未央宫外和敌人血战,中箭而死。

成廉、杨奉等人率领本部人马奋力杀出重围,赶到未央宫,带着天子,拼死杀出长安,往上郡方向而去。

下午,李傕命令大军在长安城内血腥屠杀,王允、黄琬等诸多大臣和其门生弟子故吏,还有他们的家眷,尽数被杀。

长安城内血雨腥风,未央宫外的人头堆积如山,一万多人死于非命。

黄昏,宫门被毁,李傕、郭汜率军杀进。但此时天子已经离开长安,王允和一帮大臣逃上宣平门,躲避乱兵的追杀。宣平门随即被围,李傕、郭汜等西凉诸将以为王允等人挟持了天子,在城下大礼参拜天子。

李傕高声奏道:“太师董卓大人忠于大汉,忠于天子,但他却被王允、黄琬、成廉等奸侫杀害了。今天我们兴兵长安,是为了除奸侫,清君侧,为太师董卓大人报仇。此事了结后,我们愿上廷尉府领受罪责。”

王允于城楼上大骂李傕等西凉诸将,然后向北方哭拜天子,跳楼而死。

李傕、郭汜等西凉诸将纵容手下将士在长安城内烧杀抢掠,并再次抓捕了大批公卿百官,其中包括太尉杨彪、司空淳于嘉等朝中大臣,参予诛杀董卓的尚书令士孙瑞,尚书杨瓒,侍中马宇、种辑,扶风郡太守王宏,冯翊郡太守宋翼等十几名大吏均被押入大牢,准备行刑处斩。

段煨和李儒急忙劝阻。此时杀得太多,必定会激怒皇甫嵩。这对稳定关中没有半分好处。当务之急,是立刻督请皇甫嵩到长安主持国事,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现在,韩遂和马腾的大军已经逼近扶风郡的槐里城,距离长安只有一百里。两路大军如果攻击长安,长安必将不保。”李儒急切道,“大人,请立即奏请天子下旨,急速召回皇甫将军。”

李傕此时却犹豫了,他和郭汜、樊稠、王方等人商量许久,迟迟不敢召回皇甫嵩。

皇甫嵩是门阀出身,虽然也是武人,但他和董卓,和自己这些出身贫寒的低级军吏有天壤之别。皇甫嵩首先考虑到的是社裸,是天子和朝廷,然后是门阀世族的利益,最后才会考虑到西凉诸将。也就是,皇甫嵩如果主掌权柄,他肯定要尊奉天子,联合关中、西凉的诸多门阀重建朝廷,力图振兴社稷。至于西凉诸将,最好的下场也就是带着军队返回西凉,戍守边疆,皇甫嵩不会让西凉诸将入朝为卿,更不会让西凉诸将参予国事。

西凉诸将一旦被屏弃于朝堂之外,他们就无法掌控自己的命运,他们将再次面临生存的危机。

西凉诸将是被天子和朝廷逼上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汉末风云之大夏帝国 最新章节第四十七章 长安乱(六),网址:https://www.275b.com/39_39944/2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