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 矛盾(2/3)
策,但他们现在所能得到的利益仍然远远比不上过去,士族当然会对主公,对我们北疆军不满!”
曾炩微皱眉头,问道:“你们我入并州以来所施行的政策是否妥当?”
“主公,您所施行的鼓励农耕、鼓励商贸及提高军人地位的政策,可以是非常正确的!这些年来北疆的巨大变化,大家心里都清楚,而现在北疆已经变得相当繁华了,我北疆的百姓人人欢居乐业,虽然百姓们的生活还称不上富足,但也算是衣食无忧了!在天下的其他地方,哪里能做到如此?我北疆大军在北方草原上和东北与蛮族殊死血战,硬是凭借一己之力稳固了北部边疆!并为大汉国开拓了数万里的疆域,天下哪一个诸侯能够做到?不当今诸侯,就是纵观大汉朝的历史,又有谁能与主公的攻击相提并论?”徐庶异常激动地道。
一旁的郭嘉点头附和道:“元直得不错!主公不必因为士族的离心而懊恼!”
张燕出身贫民,甚至到了为了生存而造反的地步,对士族最是看不过去。而在长安之战的时候,曾炩还救了他的命,对曾炩的敬重更是达到不可能再高的顶点。现在见自己最敬重的主公如此烦恼,站起身来道:“主公万勿为此烦恼!待我带兵去将他们全部剿灭,不就一了百了?!”
荀攸大惊,虽然他对以关中杨氏和马氏为首的士族的表现很是不满,但是他还是不想看到他们人头落地。不管怎么,他荀氏也是大汉国的著名大门阀之一,和杨氏、马氏也颇有交往。再,这些门阀士族虽有他的不是,但是如今的大汉国却是万万不能离了他们的。所以,他连忙站起身来劝阻道:“主公,张将军,万万不可如此!”
曾炩正待话,张燕却是不干了,大声道:“荀公达,你也是士族门阀出身,当然和他们一个鼻孔出气,处处帮他们了……”
曾炩一听张燕的话,大惊,连忙声色俱厉的斥责道:“燕子,不得胡!”
张燕脸色一变,道:“主公,难道张燕的有错吗?”
曾炩知道,张燕这样的贫民出身的将领对荀攸这样的士族门阀出身的谋士是一直都有意见的,只是没想到张燕居然当众了出来。而旁边一些贫民出身的武将谋士也是一脸认同的神色。
曾炩的脸色很难看。一直以来,他就很为自己这些手下的关系担心。毕竟,他们的出身阶层各不相同,大家的想法自然也就不同,自然也就有了矛盾。只不过,在这之前,因为曾炩的绝对权威,将这些矛盾都强行遏制下来了。只是,想不到,这一次自己的遇刺,竟成了矛盾再次爆发的导火索。
曾炩脸色一变,大声道:“张燕,休得胡!公达这些年在北疆的所作所为,我曾炩很清楚,有没有私心,我曾炩更清楚。公达一直是我曾炩最信任的人,过去是,现在是,将来也是。张燕,你这一次的话,我当你是口无遮拦错话。但是我不希望在以后再听到这样的话语。不过,你必须得向公达道歉!”
张燕见曾炩神色不善,看来是真的生气了,只得不情不愿的向荀攸道了歉。
就在这时,一个卫士进来禀报道:“启禀主公,外面兄弟来报,他们在街上抓了一个人。”
曾炩眉头一皱,不爽的道:“这样的事情,也要我来处理?”
卫士声的道:“来禀报的兄弟,那人是杨彪的二儿子杨泰。”
曾炩一愣,问道:“怎么回事?”
卫士将事情告诉了曾炩。
原来,这杨彪有两个儿子,大儿子杨修,这是后世广为人知的-&l; ~~ &g;-家。二儿子杨泰,却是一个真正的二*世*祖、太*子*党,飞鹰走兽之辈。
杨泰仰仗杨家的威风,可谓是无恶不作。在曾炩占领长安之后,因为北疆的强势,杨彪也不想在表面上和曾炩闹翻,所以一直严格的管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汉末风云之大夏帝国】最新更新章节〖第四十七章 矛盾〗地址https://wap.275b.com/39_39944/3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