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三十九章 转移精力(2/4)

直打击,挫折接二连三,政事更是雪上加霜;加上此时年过六十,体力精力逐渐不济,雄心壮志消磨殆尽的韶光皇帝表现出明显的懈怠与倦意,他开始回避矛盾重重的现实,慢慢地心灰意冷,无可奈何地接受了大乾帝国不断没落的痛苦现实。

由于韶光年的前车之鉴,显凤皇帝继位后,大力整顿户部,并打算进行币制改革,但因为圣平天国之乱和英法联军之役未能实施,彤郅皇帝即位,两宫皇太后垂帘听政,有意完成显凤皇帝的遗志,敬亲王也深刻意识到银两制所带来的严重问题,排除重重困难,开始了大乾帝国的币制改革。

大乾帝国的币制改革主要是围绕货币本位制和货币重量单位两个问题进行的。朝野大臣纷纷上书提出进行币制改革的建议,认为币制改革势在必行,但多年以来一直对银元重量单位或“元”或“两”产生争论。由英国人把持的海关税务司请铸一两银币,用于完纳各项税项。海关总税务司赫德适时提出了《乾国银价确定金价论》,主张采用金汇兑本位制。其主要内容为:1.设立统一的造币厂,以库平两为单位,铸造一两、五钱、二钱五分、一钱银币四种,另铸一分、一厘铜币二种;2.银与金的比价永远固定,新币磅;3.各省造币厂一律停铸,合并于总厂之内;4.银币成色定为一两及五钱者九成,其余八成;5.旧币暂准流通,限于一定期间内收回;6.金银价格如有变动,以上谕定之。此制先以库平一两银币为主币,与英镑相联,如金银价格变动时,则金币之价格随着真实的金价为转移。

为了照顾乾国人的保守性,赫德提出的建议与乾国传统的银两制无太大的差别,仅是将银锭改铸为银币,基本符合乾国人的习惯,因而得到了大乾朝廷很数官员的赞同。赫德成了本次币制改革中的一个举足轻重的人物,而仁曦太后这一次召见赫德问询详情,可以说有意让其主管造币总厂。

听到仁曦皇太后询问,早有准备的赫德使出浑身解数,用平实流畅的语言向仁曦皇太后和两位亲王解说了他为乾国量身打造的金汇兑本位制,以及具体实施细则和可能遇到的阻碍及解决办法。在听了赫德的详细解说之后,仁曦皇太后和两位亲王都表示满意,决定按赫德的建议办理,并由赫德全权主持乾国的币制改革,要求赫德回去后写出详细的报告送上来。

在离开紫禁城后,欣喜若狂的赫德迫不及待的电告驻伦敦办事处主任金登干说:“乾国政府决定建立国家造币厂,并以管理权等等委交于我手。”

桃花峪,温泉别墅。

“户部已经从英国购入了机器,着手试铸了一套面值为库平一两、五钱、二钱、一钱、五分,含银量主币为9o%,辅币为83%的新型银币。其与赫德提议的银币在形制、成色等方面基本相同,显然是受了赫德货币理论影响的结果。”岛津洋子对林逸青说道,“这表明,乾国的国家造币厂将由赫德和英国人来管理。”

“赫德的能力还是不错的,现在的海关在他管理之下,廉洁而高效,行新式银币这个活儿,因为和钱有关,非常容易出问题,还真得赫德这样的精通管理的人来经手。”林逸青想了想,回答道,“皇太后和两位亲王应该也是这样考虑的,所以把造币总厂交给他全权负责,但行新银币不等于金融之权落入其手,财政大权还在户部,所以我们也用不着担心。”

“林君,你竟然对赫德管理造币总厂无动于衷,恐怕是有别的用意吧?”岛津洋子看着林逸青,微微一笑,问道。

“什么都瞒不过洋子你。”林逸青哈哈大笑起来。

“赫德这个人吧,才干是有,但就是有些精力过于旺盛了。”林逸青笑着说道,“现在海关让他管理得井井有条,他本人闲着没事,总想往海军这边插一下手,给他管理造币总厂的活儿,可以让他专注于我大乾的币制改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崛起之新帝国时代】最新更新章节〖第一千零三十九章 转移精力〗地址https://wap.275b.com/3_3405/10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