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一章 如何堵漏(2/4)
色’珠宝。
胡雨霖这时方才睁开眼来,取过一枚枚硕大晶亮的宝石和一块块美‘玉’,仔细地观赏把玩起来。
这是胡雨霖自己定下的晨起规矩,名曰“养目”。
这一通折腾完毕之后,胡雨霖这才来到了正堂,用过早餐之后,他正打算出‘门’前往阜康钱庄,管家拎着衣摆急匆匆的跑来,将一封信‘交’到了胡雨霖的手中。
胡雨霖看了下信封,信是阜康钱庄福州分号加急发过来的。胡雨霖点了点头,管家告辞退出,胡雨霖打开信封,取出信纸看了起来。
这是一封加急电报,胡雨霖只看了几眼,身子便开始颤抖起来。
“不是有俄*舰护航么?怎么会这样!……”胡雨霖看完了电报,将信纸紧紧的攥在了手里,满面颓唐之‘色’的坐在了太师椅上。
“‘混’蛋!怎么会这样!为什么会这样!”
胡雨霖将手中的电报纸狠狠地摔在了桌子上,桌上的茶碗杯盘给震得全都跳了起来。左右的人全都吓了一跳,低着头不敢看他。
就在这封电报中,告诉了他银船被劫的消息。
“你们都出去!滚出去!”胡雨霖猛地挥舞着手臂,圆瞪双眼,看着周围的人,仿佛要吃人一般。
管家心惊胆战的摆了摆手,丫环仆役们大气不敢喘的全都一个个低着头出去了,管家想了想,最后也倒退了几步出了房‘门’,将‘门’板关上,只留胡雨霖一个人在房间里。
胡雨霖没有去看管家,而是伏在了桌面上,用拳头一下一下的砸着。
“怎么会这样……”
“六百万两,那可是六百万两啊!”
“六百万两,西征协饷……这天大的窟窿,可怎么补啊……”
“左公要是知道了我挪用西征协饷,会不会杀了我……”
“老天!老天!这可要我如何是好啊!”
胡雨霖之所以对自己丢了这600万两的西征协饷如此恐惧,是因为他深知这当中的不为人知的秘密。
大乾帝国自全隆皇帝改西域为新疆以来,新疆驻军和西北用兵,军费一项,多以协饷方式解决。何谓“协饷”?新疆初置,财政难以自立。故由户部和各省调拨银两维持军政开支,又因开支多用于军饷,故称调拨银两为“协饷”。从全隆二十五年开始。大乾朝廷每年从内地调拨“协饷”二三百万银两,因英乾战争和圣平天国之‘乱’。显凤年间,协饷屡次裁减,数额大幅下降,到彤郅初年,每年实拨协饷仅44万两,而且常常拖欠。在每年应拨协饷中,两江60万两,浙江144万两。广东84万两,由于历年拖欠,各省关积欠协饷已达1960万两。
左季皋的西征重新“‘激’活”了协饷制度,但屡屡困于拖欠,协饷难办。加上左季皋人缘太差,比不得当年曾伯函用兵时东南协饷的“风起云涌”。彤郅六年,左季皋移师西北路过江西时,当时的江西巡抚刘昆义还主动要求每月增拨协饷2万两。但不久之后,刘昆义便借口有困难,增饷和协款便无踪影了。而沿海各省。则借口筹办海防,自顾尚难,纷纷要求停办或缓办协饷。左季皋曾屡次奏请朝廷催各地方及时协饷,然而,“一任函牍频催,率置不答”。
协饷能否协起来,原要靠中央调度,可显凤彤郅年间以来,各省一有缓急,就彼此通融协借,户部亦不过问。没了全隆时那一番大一统的财政统筹能力。中央财权失落,就要靠协饷者本人来协调了。惜乎协调这一块儿。以左季皋的‘性’格和处事方法,根本就做不来。
尽管协调的事做不上来。但在催款的办法上,左季皋却另有一套办法。
那便是,借洋债。
借洋债的思想出自左季皋,而经办人则是胡雨霖。左季皋认为,以外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崛起之新帝国时代】最新更新章节〖第四百零一章 如何堵漏〗地址https://wap.275b.com/3_3405/4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