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一章 断腕之举(1/4)
“你没有死!你没有死!”岛津洋子向着大海,望着在海面上集结的一艘艘蒸汽军舰,张开了双臂,“你要是死了,他们就不会来了!”
她总能一下子判断出事情发展的关键——英、法、乾三国舰队第一次以这样大规模的姿态集结于福州海面,决不是没有原因的!
岛津洋子为自己的发现而欢欣鼓舞,她的思路瞬间变得异常清晰明畅,未来局势的发展图景,已然出现在了她的脑海里。
她已然明白,一切都在按照林逸青预先定下的方向发展,这当中也许会有插曲,但都不会影响它的走向,她现在要做的,就是等待林逸青的回归乾国。
乾国,北京,敬亲王府。
陷入沉思中的敬亲王不自觉的握紧了拳头,他突然发现,自己手中的那封信,已然被捏得皱皱巴巴的了。
的失态,他急忙松开手,将信纸珍而重之的重新抚平。
这封信,是当年李绍泉写来的。
“……前据林书,海外华侨殷商陈氏、潘氏,愿出资报效银一百万两,先修‘天地一家春’、‘海晏堂’二处,不费国帑一文。窃以为此等良机,切不可失。……以公诛海监事,西宫疑忌日深,公亦不能自安,鄙以为此正修补之良机也……西宫安于园中,此后不复贬抑,公亦得志气舒申……”
敬亲王起身站在了院内,抬头望着碧蓝的天空,发出了深深的叹息。
自己在被贬抑后。今天仍能坐在这里。这封信和这封信背后的人。可以说功不可没。
一幕幕的往事,又浮现在了他的眼前。
他仿佛又回到了紫禁城长春宫,面对着那个曾经是自己深宫盟友的她……
“哟,六爷今儿个怎么有功夫来看我了?”
“听闻皇太后不胜暑热,心下惶恐,特来探视。并献瓷枕一具,恭请皇太后笑纳。”
“哟,六爷可真是有心了。……嗬。这是宋朝的越窑青瓷吧?六爷从哪里得来的?想是花了六爷不少银子吧?”
“皇太后所言极是,此枕确为宋时的瓷枕,即坊间传闻中的秘色瓷,极其珍罕。臣偶于市井间得之,不敢自珍,特献于皇太后。此枕夏日枕用,极是舒适,皇太后这时候正好可用。”
“‘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果然如此。真是好东西。叫六爷破费了,那我就收着了。来呀。刘晟印,快给六爷上个凉碗子。这宫里头热,可是比不得六爷府上的。”
“嗻——”
“谢皇太后。”
“臣这次来,是想禀告皇太后,这修园子的银子,有了些着落。”
“哎哟,六爷这不是在和我说玩笑话儿吧?这国库里不是没钱嘛?哪来的修园子的银子?”
“国库空虚,竟然连给皇太后修一两处歇息之地的银子都没有,是臣之过。是以臣心不安,一直在想法子,既可不误国用,又可使皇太后有静歇之所。现在两全之计有了,特来报于皇太后知晓。”
“那六爷倒是说说,是什么法子?”
“自皇太后垂帘听政以来,八方平靖,国泰民安,四海万民,。不过,诚王已然过继出去,朴伦去年才生,不到一岁,又是旁支,皆不如承田合适。我看,莫若立承田为好。”
“这……田儿……才不过四岁……”
“沈相觉着呢?”
“皇太后圣明,承田实堪为皇嗣,臣请立承田为帝。”
“宝相的意思呢?”
“回皇太后的话,文中堂、沈中堂所议极是,臣附议。”
“六爷,你看呢?”
“回皇太后的话,臣以为,宗室之中,唯有承田最合继统。”
“大伙儿都起来罢。天儿凉,别跪着了。”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崛起之新帝国时代】最新更新章节〖第四百七十一章 断腕之举〗地址https://wap.275b.com/3_3405/4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