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四章 太后交底(1/2)
s:想听到更多你们的声音,想收到更多你们的建议,现在就搜索微信公众号“ad”并加关注,给《崛起之新帝国时代》更多支持!
也就是在清绮园火光四起之时,面对洋人的枪炮威逼,他签下了屈辱的《北京条约》。
“想不到这么多年了,还能再见到昔年胜景遗存……”仁曦太后哽咽道,“大行皇帝若是能得见国宝回归,不知该如何高兴才是……”
“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敬亲王轻抚着铜兽首,话语中带着说不出的感慨,“今日国宝回归,正可为今日之鉴,显凤十年这事,尤率土臣民所刻不能忘记者。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我大乾若不发奋自强,难保将来不再金、银、红铜丝相间图案,一面隶书铭文“天字二十七号”和“镇远”刀名,另一面为“全隆年制”款识,款下饰一升龙飞腾于山川江河之间,寓意国之强盛,驾驭自如,为刀名之含义;刀的首尾饰件琫、珌为铁错金镂空纹,鞘的两箍为铁错金蟠螭纹,上系明黄丝带,便予配挂。“天字二十七号”“镇远”腰刀是全隆四十九年(8084年)承做,存放于紫禁城宁寿宫内,原编号为“地字十五号”,全隆五十八年(8093年)全隆帝下令将其撤出,改为“天字二十七号”,由此它正式成为“天字”号三十把腰刀中的一把。全隆御制腰刀历时47年,才完成其90把的全套制作。它材质珍贵,做工考究,钢刃锋利,纹饰优美,含义深邃,不仅有着很高的艺术价值,也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可以说它是“宁全盛世”宫廷御造的代表作之一。因为腰刀是全隆帝特为收藏而制作,除腰刀制造要求精而又精外,其刀鞘和盛装腰刀的箱匣在制作上也极为严格。腰刀刀鞘为木质,外蒙金桃皮,拼组成“人”字图案。选用的金桃皮是特产于中土南方的一种桃树枝条的皮,色呈金黄,很像罩有一层金漆,故而得名。据传,金桃皮具有“避恶驱邪”之功能,用此做腰刀刀鞘,既有装饰作用,且有永葆江山稳固,威震四方的象征。腰刀虽为收藏和赏玩而特制,但全隆皇帝在大阅庆典、木兰秋狝、巡幸省方、命将出征及接见外国使臣时,常陈放在皇帝身边,以示“宣威制盛”和“远靖迩安”。
时过境迁,这批御制腰刀作为历史遗存在历经风雨,流失海外后,终于重新回到了自己的家。
“六爷觉着这刀如何?”看到敬亲王那爱不释手的样子。仁曦笑着在一旁问道。
“宝刀!天下至宝啊!”敬亲王感慨不已。嘴上说着。但目光仍未离开手中的宝刀。
“六爷这么喜欢,那这刀,我便送于六爷好了。”仁曦微笑道。
听到仁曦的这句话,敬亲王这才意识到了自己的失态,立刻将手中的宝刀放回原处,恭立于一旁,惶恐莫名的道:“此刀乃高宗皇帝御制,皇家奇宝。臣今日得见,便已是三生有幸了,岂敢有非分之想!还得皇太后收回成命!”
“行了,六爷,这些话就别再说了,这刀还请六爷收下吧!”仁曦说着,亲手取过了“镇远”宝刀,递到了敬亲王的面前,“文宗皇帝不是曾赏给六爷一把‘白虹’刀么,我今天给六爷这刀。不过是锦上添花一回罢了,六爷就不必客气了。”
“白虹”刀为韶光皇帝御制。显凤皇帝即位后,赏给敬亲王佩带,以示亲信,可比之尚方宝剑,虽然乾朝立国以来,为防范武将专权,并银横书“全隆年制”,下为错金、银、铜之龙腾宵汉图纹,柄鞘装具皆为铜质鎏金,浮雕螭龙纹饰,金工异常精美,木质剑鞘覆红色鲨鱼皮,木柄缠明黄丝带,贯明黄丝穗,剑式为中原式,是全隆朝复古之作中的极品。
“好剑!”敬亲王大声赞道。
“这剑么,六爷便也拿着罢。”仁曦微笑道。
敬亲王一愣,他不明白仁曦因何要赐给自己一把宝刀之外,还要再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崛起之新帝国时代】最新更新章节〖第四百七十四章 太后交底〗地址https://wap.275b.com/3_3405/4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