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零八 辛亥之变七(3/4)

,谈谈袁何两家以前的渊源。

袁世凯和北洋方面的大部分人都没有意见,自打满清不得不开启门户以来,“国有经济”在满清就占据了主导地位。官府投资兴办实业一直是主流模式,陈克的提议也没有离经叛道的地方。只是这个规模实在是太大了些。

“政府投资?”

人民党代表团在火车上晃了两天多才到了北京,没下火车,就见车站里头站着一堆北洋军,岗哨林立,荷枪实弹。

“收回海关之后,做什么买卖,自然是我们确定。所以我还是建议推行我白天说的定额贸易协议的事情。”陈克绕了这么远的一圈,总算是把关键问题给绕回来了。

徐世昌一听这话,立刻有了精神。

“洋鬼子靠枪炮能打开中国的大门,但是他们费了如此之大的力气,却根本卖不了多少产品到中国来,这点上是他们的死穴。英法德美现在所图的是往中国卖东西,那么我们不妨就买。大总统想来已经知道我们根据地的情况,我们在贸易平衡的基础上进口欧美的机器,出口东西到东南亚的殖民地去,光这么一笔贸易规模就相当大。如果我们以这样的模式与海关达成协议的话,定然能够重新控制海关。”陈克从来不反对全球贸易。21世纪的全球贸易获利者之一无疑是中国,20世纪的现在,主导全球贸易的则是英国佬。陈克并不认为英国佬能比美国佬更难缠。

“对,例如我说的东北大豆,其实在东北也不过是些很普通的东西,但是如果政府肯投资,肯扶植,每年产量大大增加,那收益可就很不一般了。而且有了广交会,洋鬼子想买什么,咱们也能清楚的知道,投资方向不容易搞错。这就是其中的好处。”陈克答道。

这是陈克的计划,人民党有足够的实力控制相当的产业,那么就干脆对这个行业形成完全的垄断。

“却是如此。”徐世昌立刻答道,“这几天我就让人送些大豆进来给大总统尝尝。”

“那这与收回海关有何关系?”徐世昌对此还是不太明白。

“高见没有,给国家财政出钱的话,我们倒是有点钱。不过我们也不可能坐吃山空。国家财政收入就如同一张大饼,你得越做越大,各方才能分到更大的一部分。张大臣觉得这话可否在理?”陈克答道。

“袁总统,想来您也听说过英国人曾经想和我们达成一个定额进出口协议,贸易总额达到一年一亿英镑。且不说这个贸易协议中间双方各自能够赚到多少钱。单单海关税收上头,一年就能挣五百万英镑。这个想来袁总统是能够想到的。”

袁世凯很有耐心的听着,虽然他也已经有些不耐烦了。这次请陈克过来本来是谈让陈克掏钱还债的事情,陈克却大谈一番怎么赚钱的事情。这明显有点离题万里。不过袁世凯倒也能理解,如果陈克赚不到钱,他怎么可能掏钱出来呢?

“嗯,没错。这是个好兆头。”陈克连连点头。

“慢还是不慢这个就看怎么经营。如果光靠那些企业自己搞,肯定没多大买卖。不过如果是政府肯投资呢?”陈克答道。

袁世凯也是有些讶异,他问道:“菊人,你在关外,可是如此么?”

“光这个税收只怕还是太少,而且太慢。”徐世昌说道。

“哈哈,大总统这就是玩笑话了。北方自然有北方的优势,这可不是南方能比拟的。若是能开发出来那也很不得了呢。就如东北的大豆,你让我们南方怎么种都种不成这样。”

前来迎接陈克的是唐绍仪,唐绍仪表现的颇为热情,“陈先生,上次承蒙你在安徽招待,这次我来负责陈先生一行的起居,也该让我来照顾诸位了。”

张謇对陈克的想法完全不支持,他本人是民营企业的大户,也素来支持发展民营企业。更别说张謇的产业也遭到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赤色黎明】最新更新章节〖一零八 辛亥之变七〗地址https://wap.275b.com/3_3951/4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