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三五 极不情愿的妥协(稍等)(2/4)

看不起则是袁克定本人并没有展现出与其父袁世凯一样的能力。郑文杰最近在读书,他发现“不肖”这个词的原意并非说儿子不孝顺,而是指儿子不像父亲。“不肖子孙”用在袁克定身上的确是再贴切不过的比喻。

等屋里面就剩下一众客人,袁克定这才继续说道:“当前人民党的陈克肆意行事,擅自攻打青岛。德国人气急败坏,已经几次威胁要对中国宣战。家父身为共和国大总统,自然是把这责任给担到自己身上。那陈克就是在害人啊。”

脑子里面急速思量着该怎么应对,郑文杰发现自己除了装傻之外,别他法。[

袁克定并不相信袁世凯所说的“公私分明”,这种事情都是让别人听的,哪里有放着自家儿子不用,而是大用别人的道理。那么唯一的问题就是现在袁世凯法称帝。只要袁世凯能够称帝,那么一切都会变得顺理成章。

郑文杰正色听着,微微点头,他总算是明白,袁克定为什么敢这么嚣张,看来是找到了靠山啊。各国公使四处活动的事情,郑文杰不是外交部的,所以不太清楚。听袁克定这么一卖弄,他倒是对当前的局面清楚不少,有些事情也能够前后照应上了。

袁克定没有回答,只是用眼睛横了郑文杰一下。北洋的其他干部此时也有几个明白过来了。就现在看,袁克定所说的一切都不能代表袁世凯,而是袁克定自己的主意。这次请花酒的目的是让这些北洋的干部们出头说话,至少在袁克定搅起事情来的时候,帮着袁克定说话。这就是扯淡了。袁世凯是个极讲规矩的人,下属做错了事情,袁世凯还是能够优容的。但是下属与袁世凯不是一条心,袁世凯是从来不会手软的。“一手拿钱,一手拿刀”,绝非仅仅是治军严格,军令如山。袁世凯最厌恶的就是不懂规矩的部下。

不仅仅是北洋的人认为袁克定“不肖”,袁世凯也发现自己的长子没有成为一方统领的资质。自打袁世凯开始夺权之后,他就把包括袁克定在内的袁家的人都排除在领导圈之外。若是说“公私分明”,袁世凯所作所为还是很让北洋的干部们佩服的。

看着其他人纷纷得到了高官显位,袁克定心里面如同着了火一样。

“是。”这些姑娘见过不少这等场面,这时候赖着不走就是自讨苦吃,她们乖乖起身离开了。

原本北洋里面一度认为人民党攻克青岛之后,洋人会大怒之下兴兵讨伐。没想到袁世凯大总统居然能把事情斡旋到这等地步,郑文杰实在是真心佩服。对自己今天态度坚定的表态,郑文杰觉得自己一点都没有办错。

袁克定郁闷的回家了。北洋政府上层都是他的长辈,他并没有自信能够让这些人支持他。袁克定一度以为自己能够在以前就相熟的这些北洋中层找到追随者。事实证明,他错了。北洋上下是袁克定的父亲袁世凯的部下,但是这并不等于袁克定就能以“太子”的身份自然而然的得到这些人的支持。

袁克定心里面知道自己办事不行,不过他是绝对不肯承认这点的。得到了这个解释之后,他就认为自己的父亲其实是在给自己铺路。脱离了具体的事务差事,袁克定只要积累起威望和人脉,这就能够坐稳太子的位置了。

看着这个局面,郑文杰有些后悔,自己本以为袁克定邀请会有什么正事,万万没想到居然是袁克定想拉拢一些人,纯盘是要请大家喝花酒而已。其实这次邀请的人里面,还有杨度和蒋百里这些袁世凯看中的少壮派。这些人根本就没有来赴宴。这等聊的局面,看来不赴宴的确是聪明的选择。

前些日子,陆军部开始讨论统一军令的话题。当时郑文杰也不知道这到底是谁提出的建议。北洋自己现在远谈不上统一军令这等事,北洋军根本没有离心离德,统一哪门子军令呢?至于南方各省,郑文杰也不在乎,他们财政紧张,每个省维持七八千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赤色黎明】最新更新章节〖一三五 极不情愿的妥协(稍等)〗地址https://wap.275b.com/3_3951/493.html